微题型56 转化率的计算与比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容积相同的A、B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SO和1 mol O,使它们在相同温
22
2SO并达到平衡。在反应过程中,若+OA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度下发生反应:2SO容器保持压
322
强不变,当 A 中的SO的转化率为25%时,则 B 容器中SO的转化率应是( ) A.25% B.>25%
22
D.C.<25% 12.5%
baB(g)在一密闭容器,.(2017·无锡高三月考)A(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2容器体积增
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ab .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CT ℃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反
应3.温度为PCl(g)
+Cl(g)
553
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t/s 0 50 150 250 350 n0.20
0.19 (PCl)/mol 0 0.20 0.16
(PC=0.003 2 mol·· A.反应在50 的平均速率为
3
3-1
Hc0 <=0.11 mol·L(PCl),则反应的ΔB.保
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达到和0.20 mol Cl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0.20 mol PClvv 平衡前>20% PCl的转化率大于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
253
逆正
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达到平衡时,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可
55
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4.羰基硫(COS)平衡: CO(g)+S(g)
K(g) COS(g)+HH和H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
CO容器中,将=0.1,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 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 mol。下列说法
222
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H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2
C.反应前HS物质的量为7 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2
-1
QH。现有甲、 kJ· A(g)+2B(g)
2C(g) Δ=-mol)5.(2017·苏州调研可逆反应:乙两个容积相等且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2 mol B,在一定条件下Q kJ;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充入2 mol C,达到平衡后吸收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QQ,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的热量为。已知 kJ9
1
=QQ .A=B.平衡时甲中C的体积分数比乙中小
221
1
1
C.达到平衡时,甲中A的转化率为90% QQQ +D.>6.某化学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密闭容器中某一条件对A(g)+3B(g)
21
22
Tn表示物质的图中表示温度,2AB(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3
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Tn(A)不变时达到平衡,AB和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a>b A.在TT,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若
322
12
C.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大小为b>a>c
2
TTvv 点的反应速率为,达到平衡时
bd21
二、不定项选择题
7.(2017·苏州质检)NO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如下反应:2NO(g)
5522
HT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O气体,(g) Δ。>0部分实验数据见下4NO(g)
+O
51222
表:
时/s
05001 0001 500
-1
c (N2.50
O2.50 5.00
)/ mol·L3.52
5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1-1
mol·L·sA.500 s内NO的生成速率为2.96×10T29.6%
2
521
OB.的转化率为温度下该反应平衡时Nc)>5.00 mol·L则C.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
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O(N
521-
21221112
TKTKTTKK ,,则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若D.>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Δ此<0的平衡常数B(g)8.(2016·南通一模)某温度下反应2A(g) +C(g)
-
HK=4。
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反应到某时刻测得A、B、C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分
1
别为0.4、0.6、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该反应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增大 vv(逆>.题目所述的某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为)
(正)Bv ·minC.经10 min反应达到平衡,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A)为0.064 mol·L A,达新
1-1-
平衡后的转化率增大AD.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 答案精析 B .1 2
2.C [体积增大一倍,压强减小,假设平衡不移动,B的浓度应是原来的50%<60%,说明平衡移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错误;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B错误;平衡正向ab, 2 L×50 s· 33 -1 -1-1 n,说明升高=0.11 mol·L×2 L=,A错误;升高温度,平衡时,0.22 mol′(PCl)sHmol 错 3 误;可以认为先向容器中充入Δ0.8 >0,B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增0.20 mol Cl,此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再加入0.2 mol PClPCl、0.20 mol PCl和 逆正 5352 vv1.0 相同温度 下,>向容器中再充入,C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PClPCl,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的mol 小转化率为×100%=20%,所以PCl转化率较原平衡小,原平衡PCl 551- 0.1 mol·L的转化率 551- 0.5 mol·L] 20%,D错误。于A升高温度,H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4.C [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很多,再逐渐减错误; 2 通入CO K,反应0.1=CO(g)+HHS(g) 22 COS(g)+(g) 小,直到达到新的化学平衡,B错误;前CO物质的量为10 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 mol,转化的CO的物质的量为2 mol,xK=,平衡常数S的物质的量为2 H生成的COS和H的物质的量为2 mol,设达到平衡时xx=5 mol,反应前HS物质的量为0.1,解得7 mol, 22 C正确;mol×2 mol/(8 mol×CO)=的转化率为2 mol/10 mol×100%=20%,D错误。] 2 QQ,A错误;两个平衡体系为等效平衡,C.C [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5QQQQQ,代入上,因为+9==体积分数相等,B错误;两个平衡体系为等效平衡,则有QQQQ mol=0.9 1 2121 mol,则/10A式,的转化率为=90.9/1×100%/10,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9=90%,C正确;根据 1 C的分析,D错误。] 6.D [增大一种反应物的量必然会促进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则B越大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 22 越大,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平衡时AB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b>a,A错误;若TT,由图 3 可知温度升高AB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 312 反应,B错误;B越大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越大,即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TT,达到平衡时 222 b、C错误;温度越高速率越快,温度d>点的反应速率c大小为>b>a,vv,D为正确。<] 12 bd3-1-1- 52 -1-1- -1-1 v -3.52)/500 mol·L·s=2.96×10(5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7.CD [O(N)= mol· vv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sL,(NO)=5.92×10O(N2)=mol· 3 ,假设平衡1/2的转化率2.5/5×100%=50%,B错误;压缩到原来的AL·s,错误;NOcc O)>5 3 522 521- mol·不移动,则(NO)=5 mol·L,但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8.B 55221- ] L,正确。正 确;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C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 vvQKB,错误;根据=(0.6×0.6)÷(0.4×0.4)=2.25<=4,平衡正向移动,(正)>(逆)v(A)由 于平衡时反应达到平衡,A的浓度无法确定,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min经正确; 10 ,相当于增大压强,而该反应是气体平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错误;也无法确定,C A系数和左右相等的可逆反应,所以平衡不移动,达新平衡后A的转化率不变,D错误。] 4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 学习方式。主 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 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 实践。、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 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教研 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 常规管理,抓好“五关”。()备课关。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 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 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考试 关。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 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二、常规 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 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 开课教学。、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 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进一步制作、 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 ,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校 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 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127四 王志忠生物圈10月137五 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 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 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 学生物教研组xx- 20X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年秋 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 的工作计划生 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 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 研组工作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 计划20X年化 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 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 研组工作计划 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 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 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 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二 .主要工作及活动:. 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 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 项要求”。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加强课题研究 ,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 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制订好本组本学期的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计划,并 组织好听课、评课等工作。三.具体 安排:二月份:制订好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