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学》教学大纲
说 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说明 1. 课程性质
地方政府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 课程说明
地方政府学属于行政管理专业核心知识结构板块的课程,它是本专业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扩展。通过地方政府学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地方政府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和基本知识,把握中国地方政府的组织、职能、权力体制、运行方式,了解和认识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的组织、职能、权力体制、运行方式,理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熟悉在地方政府从事工作的技能和方法等,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方政府实际问题的能力。地方政府学是专业课程的深化,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该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框架和实际政治发展背景知识,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中国地方政府研究”、“农村政治学”、“市政学”、“比较政治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本课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和政治发展问题,力求打通学科之间的人为壁垒,开拓学生视野,为从事系统的理论研究或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专业深化培养和促进对现有地方政府制度体系的理性思考,以培养负责任的公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地方行政体制的实际运转和改革进程,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参与地方政府管理的能力。
1.了解地方政府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理解地方政府是怎样对地方事务进行管理的,理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以及地方政府具体行政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等基本问题
3.掌握地方政府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地方政府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地方政府管理理论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地方政府具体实际问题。
第一章 导 论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政府含义,掌握地方政府的含义;掌握地方政府的特征;理解地方政府的作用;了解地方政府学研究内容;了解地方政府学研究现状;了解地方政府学研究的方法。教学重点:地方政府的特征与地方政府的作用 二、教学时数:2 学时 三、 教法建议
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建议同学课前预习教材,上课积极提问,引导学生课后阅读与研究。 四、 考核要求 闭卷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政府与地方政府
一、政府涵义
二、地方政府的界定 三 地方政府的特征 四、地方政府的作用 第二节 地方政府学 一、研究内容
二、地方政府学研究现状 三、地方政府学研究方法 四、学习地方政府学的意义
参考书目:
1.徐勇、高秉雄编著 .地方政府学[M](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 2.黄顺康主编. 地方政府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第二章 地方政府的产生和演变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和政府的产生与演变;了解东方早期国家的地域性政府;了解西方早期国家的地域性政府;认识与理解传统国家的特点及地方政府的产生;掌握传统中国地方政府体系的特点;了解欧洲传统国家的地方政府特点;认识近现代国家的特点,了解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的转变;认识与理解发展中国家地方政府的建构;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地方政府的演变;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变化。教学重点:传统中国地方政府体系的特点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变化 二、教学时数:3 学时 三、 教法建议
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建议同学课前预习教材,上课积极提问,引导学生课后阅读与研究。 四、 考核要求 闭卷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早期国家的地域性政府 一、国家和政府的产生与演变 二、东方早期国家的地域性政府 三、西方早期国家的地域性政府 第二节 传统国家的地方政府
一、传统国家的特点及地方政府的产生 二、亚洲传统国家的地方政府 三、欧洲传统国家的地方政府 第三节 近现代国家的地方政府 一、近现代国家的特点
二、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的转变 三、发展中国家地方政府的建构 第四节 近现代中国的地方政府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参考书目:
1.徐勇、高秉雄编著 .地方政府学[M](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版 2.黄顺康主编. 地方政府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3.薄贵利著.近现代地方政府比较[M].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4.沃尔曼(德)著, 陈伟等译 德国地方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奥斯特罗姆(美) 等著, 井敏 等译,:美国地方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6.戴维·威尔逊(英),克里斯·盖姆(英)著.张勇等译.英国地方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三章 国家结构与地方政府结构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了解国家结构概念;掌握制约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了解典型国家的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演变的原因;掌握我国我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掌握当代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基本原则;掌握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原因;了解地方政府层级结构概念;掌握影响政府层级形成的诸因素;了解当代我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特点;了解中国的市与县;掌握我国当前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原因。教学重点:当代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基本原则;当前推行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原因 二、教学时数:3 学时 三、 教法建议
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建议同学课前预习教材,上课积极提问,引导学生课后阅读与研究。 四、 考核要求 闭卷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结构 一、国家结构概述 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第二节 典型国家的结构分析 一、法国国家结构 二、美国国家结构 三、中国国家结构
第三节 地方政府层级结构 一、概述
二、当代我国地方政府层级结构特点
参考书目
1.徐勇、高秉雄编著.地方政府学[M](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 2.黄顺康主编. 地方政府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3.任进.比较地方政府与制度[M].北京: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版 4.周振超.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M].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四章 地方政府的类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划分地方政府类型的意义;了解地方政府类型划分的方法;握地
方政府类型划分的依据;掌握按地方制度分类的地方政府,掌握行政体地方政府概念;掌握自治体地方政府概念;掌握混合体地方政府概念;了解行政区划的类型;掌握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概念;掌握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概念;掌握城镇型地方政府;了解特殊型地方政府;了解按层级分类的地方政府 二、教学时数:4 学时 三、 教法建议
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建议同学课前预习教材,上课积极提问,引导学生课后阅读与研究。 四、 考核要求 闭卷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类型划分 一、划分地方政府类型的意义 二、地方政府类型划分的方法 三、地方政府类型划分的依据
第二节 按地方制度分类的地方政府 一、 行政体地方政府 二、自治体方政府 三、混合体地方政府
第三节 按设置目的分类的地方政府 一、行政区划的类型 二、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 三、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 四、城镇型地方政府 五、特殊型地方政府 六、中国的市与县
第四节 按层级分类的地方政府 一、层级的类型 二、高层地方政府 三、基层地方政府 四、中层地方政府
参考书目
1.徐勇、高秉雄编著 .地方政府学[M](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 2.黄顺康主编. 地方政府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版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权力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地方政府权限的特点及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掌握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了解地方政府权力的配置;掌握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掌握议行分立制地方政府;了解双轨体制的地方政府;掌握中国地方政府的权限;掌握中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理解中国地方人大制度。教学重点:地方政府体制的主要类型 二、教学时数:3 学时 三、 教法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