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
姓名 郭梦婷 学号13J01201505 班级13级行政管理
摘 要
从整个世界来看,西方是处在一个“信任赤字”和“不信任政府的年代”,全球政府中的信任正在衰落的趋势十分明显。政府公信力下降已不再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偶然现象,已经成为现代政府不得不正视的一个严肃问题。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政府公信力已经成为社会良性运行的稀缺资源,建设具有高公信力的政府对于确保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政府公信力的内涵、意义等相关理论知识;接着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基本状况,从执政能力不高、缺乏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关怀、地方政府信息透明度和公开度不够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具体途径,即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坚决反对“政绩工程”、提高公务员诚信素质。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信力;政府信息
目 录
引 言 ................................................................................................................................................ 3 一、政府公信力相关理论概述 ....................................................................................................... 3
(一)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 3 (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意义 ............................................................................................... 4 二、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问题 ....................................................................................... 4
(一)从瓮安事件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 4 (二)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 5
1.执政能力不高 ................................................................................................................ 5 2.缺乏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关怀 ............................................................................ 5 3.地方政府信息透明度和公开度不够 ............................................................................ 6
三、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具体途径 ................................................................................... 6
(一)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 ........................................................................................... 6 (二)坚决反对“政绩工程” ............................................................................................... 7 (三)提高公务员诚信素质 ................................................................................................... 8 结论 ..................................................................................................................................................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 10
引 言
政府公信力强弱对社会信用体系具有强烈的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政府讲诚信,必然会带动一个社会诚信意识的提高,反之,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不仅会降低政府的价值,损害政府的声誉和政府的形象,而且还会削弱政府执政基础,最终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各界普遍意识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一种时代白律,现代政府必须致力于构建良好的政府公信力①。
地方政府作为与民众最直接、最频繁的代表,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最大,关注程度也是与口俱增。“三鹿奶粉”事件、“瓮安事件”、山西问题疫苗事件等反映地方政府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的发生,以及地方政府出现的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的出现,都极大地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政府行政行为不阳光、不透明、不合法遭到了民众的口诛笔伐,民众“抨击官僚”成为了一种潮流,极大地影响了民众对我国政府的信任度和归属感,同时对政府执政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战。
一、政府公信力相关理论概述
(一)政府公信力的内涵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取得民众信任与支持的意愿和能力。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直接关系到政府工作的民主性和政府权威的维护②。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回应公众的期待,以维持政府和社会公众间的友好信任关系。
政府公信力的评价标准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廉洁高效,政府所有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以高效自觉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二是责任回应,政府履行职责并且对自身的
①
马得勇,孙梦欣. 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的决定因素——透明性、回应性抑或公关技巧[J]. 公共管理学报,2014,01:104-113. ②
郑宁波. 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提升政府公信力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49-153.
行为负责,在处理公共危机上果断及时地回应公民的要求;三是民主法治,政府的任何行为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规范,严禁政府官员私自以权谋私,通过法律和制度体现政府的诚信;四是公开透明,政府是以实现社会公众利益为主要目的,应当保证相关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以便于社会公众了解和参与其中。
(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意义
重塑政府公信力,加强政府与社会公众间的信任有重要意义。第一,良好的政府公信力,有助于降低政府政策的执行成本。政府制定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尽可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政府决策过程。当出现政府公信力危机的情况时,会直接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不配合,从而增加了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协调成本。第二,良好的政府公信力,有助于提升经济社会的效率。追求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影响着政府和社会公众中每个人的福利。拥有良好的政府公信力,有利于更好地树立政府的权威形象,并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第三,良好的政府公信力,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序。当前政府应该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更多的精力和着眼点放在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上。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增强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认可度,对稳定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
二、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各级政府在立党为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锐意改革,积极进取,执政水平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这是我们在研究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时必须要给以肯定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地方政府在公信力建设和提升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从瓮安事件看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近年来各地均频繁爆发规模不一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威胁到社会稳定,并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政府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小的冲击,以至于政府公信力持续降低。毫无疑问,群体性事件的高发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当前政府公信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