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
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第一单元 做守规则的人
1 游戏里的规则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规则的意义。 2.初步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3.知道规则可以修改,尝试修改规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认识规则
导人:我们来了解和学习身边的规则。学习做一个守规则的人。 提问: 请学生看单元导图,有哪些人遵守了规则?他们遵守了什么规则? 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规则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活动二:关于导言
引导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以后,再来讨论导言中的含义。 活动三:游戏里有哪些规则
选择一两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带领学生一做。 讨论:1.刚刚玩的游戏里有什么规则?
2.我们平时还常常做什么游戏?这些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引导学生就一个熟悉的游戏及其规则填写教材第3页的表格。
第二课时
活动四:违背规则会怎样_四年级上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提问:在我们和同学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人违反了游戏的规则? 讨论:1.在游戏中,要是有人违反了规则,你们会怎么做?为什
么? 2.你们会不会违反游戏规则?为什么? 3.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五:规则可以修改吗
在生活中,由于时间、地点、人员等原因,我们常常觉得根据原来的游戏规则玩游戏会不太适合。你们考虑过修改游戏的规则吗?是怎么修改的? 引导学生填写教材第6页的表格。
和学生一起玩一玩修改过规则的游戏,验证新规则是否更合理、更方便。 活动六:结束语
提问:通过学习,你们对规则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为什么说规则“既是为人们服务的,也是要约束大家行为的”?谁能举例说明?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就像玩游戏一样,要想公平、顺利、开心,每个人 都应该遵守规则并且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规则的公正性。
学校里的规则
教学目标:
1、道德认知目标: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学校里的作用。
2、道德情感目标:初步形成规则意识,让学生明白规则存在的意义。
3、道德行为目标:熟悉本校生活的规则,制定出大家应该遵守的班规,见到有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批评和劝阻。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规则的意义,理解学校里的规则。 教学难点: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谈话激趣,游戏体验
1、我知道大家都爱玩游戏,对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拍皮球”游戏,谁愿意参加? (男女同学各三名参加游戏)
2、我们分组拍皮球,先请男同学,然后再请女同学,拍得多的小组获胜。没有参加游戏的同学认真观察游戏,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男生组老师给5秒钟就叫停,女生组老师给10秒,结果女生组获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