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整理题 - 14施工组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9:19: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8.1 某水电工程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为2级水工建筑物,河床式电站,装机420MW,拦河坝设10个底孔和2个表孔。坝址位于“U”型河谷,底宽约650m,覆盖层较薄,坝址处水文资料:全年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800 m3/s,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5500 m3/s1、施工导流方式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断流围堰隧洞导流 (B)分期围堰导流 (C)断流围堰明渠导流 (D)涵管导流 答案:(B)

考点:施工导流方式

2、坝体度汛采用10个底孔加坝体预留缺口联合泄流,缺口高程为868m,缺口宽40m。假定缺口参与泄流后,底孔的泄量为恒定值4800 m3/s,且不计水库的调蓄作用,为保证缺口两侧坝体在汛期继续施工,则缺口两侧坝体高程至少应达到 。( 注:缺口泄流满足宽顶堰自由出流条件,流量系数m取0.34,侧收缩系数ε取0.94。缺口两侧只计0.5m安全加高)。

(A) 870.77m (B) 871.60m (C) 872.84m (D)873.47m 答案:(C)

解:宽顶堰自由出流,其泄流公式为: Q=εmB×2g1/2H3/2

底孔下泄量为4800 m3/s,则缺口应分担的下泄流量应为5500-4800=700m3/s,则公式可为:700=0.94×0.34×40×(2×9.8) 1/2×H3/2, 整理得:H3/2=12.36m。 H=4.34m(保留两位小数)

缺口底坎高程 + H + 超高=868+4.34+0.5 =872.84m

19~20. 某水电工程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为1级水工建筑物,最大坝高90m,混凝土工程量85万m3,拦河坝设表孔溢洪道,不设底孔和中孔。坝址位于“V”型河谷,底宽约50m,覆盖层较薄,坝体建基面为岩石,坝址处天然河道的水文资料:全年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800 m3/s,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300 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800 m3/s,1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600 m3/s。

19. 拦河坝施工的施工导流方式,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分期围堰导流 (B)断流围堰隧洞导流 (C)断流围堰明渠导流 (D)涵管导流 答案:( B ) 主要解答过程:

20. 设上游围堰最大堰高22.0m,堰顶高程45m。坝体临时度汛的泄水方式采用导流隧洞加坝体预留缺口联合泄流,缺口高程为45m,缺口宽40m。根据库容曲线,库水位高程为45m时,库容为0.15亿m3,库水位高程为52m时,库容为0.18亿m3,假定缺口参与泄流后,导流隧洞的泄量为恒定值800 m3/s,且不计水库的调蓄作用,为保证缺口两侧坝体在汛期继续干地施工,则缺口两侧坝体高程至少应达到多少?

(注:缺口泄流满足宽顶堰自由出流条件,流量系数m取0.34,侧收缩系数ε取0.94。缺口两侧只计0.5m安全加高,不计波浪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A)49.77m (B)56.60m (C)67.25m (D)47.00m 答案:( A ) 主要解答过程:

上游围堰最大堰高22.0m,库容为0.15亿m3,坝体临时度汛标准应为全年20年一遇洪水,相应洪峰流量1300 m/s。 宽顶堰自由出流,其泄流公式为: Q=εmB×(2g)1/2×H3/2

导流隧洞的泄量为恒定值800 m3/s,则缺口应分担的下泄流量应为1300-800=500 m3/s ,则公式可为:500=0.94×0.34×40×(2×9.8)1/2×H3/2, 整理得:H3/2=8.834m。 H=4.2734m(保留两位小数)

两侧坝体高程=缺口底坎高程 + H + 超高=45+4.273+0.5 =49.77m

21~22. 某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底宽75m,横缝间距20m,纵缝间距25m。坝体稳定温度场计算已完成,坝体基础约束区稳定温度为7°C。水泥选用大坝水泥,根据水泥品种和用量,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值为22°C。拟在秋季浇筑基础部位混凝土,坝址处月平均气温15°C,月平均水温8°C,每m3混凝土材料用量如下:水—110kg,水泥—208 kg,卵石—1712 kg,砂—468 kg。

21. 根据该坝施工总进度计划,连续4个月的月平均高峰浇筑强度为2.0万m3,配备运浇机械时,月不均衡系数取2.0,月工作小时数取500小时,坝体基础块层厚1.5m,采用平层浇筑法,铺层厚度0.5m,混凝土初凝时间132分钟,运输时间(包括装卸运)18分钟,混凝土运输延误系数取0.85,混凝土施工的运浇设备能力应不小于多少? (A)164 m3/h (B)80 m3/h (C)159 m3/h (D)155 m3/h 答案:( D )

主要解答过程:

依据《专业案例》P528 (8-2-4)公式: KP(t-t1)≥BLh或P≥BLh/K(t-t1)

式中:K—混凝土运输延误系数,取0.8-0.85;

3

P—浇筑仓要求的混凝土运浇能力,m/h; t1—混凝土从出机到入仓的时间,h; t-允许层间间隔时间,h;

B、L—浇筑块的宽度和长度,m; h—铺层厚度,m。 根据月浇筑强度:

3

P≥20000×2.0/500, P≥80 m/h; 根据仓面面积:

3

P≥20×25×0.5/0.8×(2.2-0.3)=164(m/h)—延误系数取0.8

3

P≥20×25×0.5/0.85×(2.2-0.3)=155(m/h)—延误系数取0.85, 由于题中已明确:“在混凝土运输有充分保证的条件下”,即应选延误系数为0.85。 答案(A)错误,取延误系数0.8不合题意;

答案(B)错误,按月高峰强度不满足混凝土初凝要求; 答案(C)错误,取延误系数0.825不合题意。

22. 如水、水泥、骨料的比热分别为4、0.8、0.89kJ(kg·°C),水泥温度30°C,骨料温度取月平均气温,若不计混凝土从拌合机出口到入仓的温度变化,基础允许温差22°C。在对混凝土原材料不采取任何冷却措施的情况下,拌和温度不满足基础允许温差要求,应采取冷却原材料措施,使拌和温度再降低多少?(拌和温度:Tb=ΣCiGiTi/ΣCiGi) (A)5.8°C (B)7.8°C (C)9.8°C (D)10°C

答案:( B )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9.2.1和《水利工程施工》教材P171及定义,公式:Tp=Tb+△t

0

式中:Tp—浇筑温度,C;

0

Tb—拌和温度,C;

0

△ t—出机口至入仓温度变化值,C。 依据公式:

Tb=ΣCiGiTi/ΣciGi 式中:

0

Tb—拌和温度;C; i—材料编号;

0

Ci—材料比热,KJ/(kg·C);

33

Gi—每m混凝土材料i的用量,kg/m;

Ti—拌和混凝土时材料i的温度,用月平均气温。 计算:

Tb=ΣCiGiTi/ΣciGi

0.8×208×30+0.89×468×15+0.89×1712×15+4×110×8

=

0.8×208+0.89×468+0.89×1712+4×110

0

=14.77=14.8(C)

0

则:Tp=Tb+0 Tp=14.8(C)

混凝土温差为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温度-稳定温度,即: 14.8+22-7=29.8(C)

允许温差为22C,故应再降低拌和温度7.8(29.8-22)(C)。 答案(A)错误,计入了出机口到入仓的温度降低值;

0

0

0

3

答案(C)错误,计入了出机口到入仓的温度升高值; 答案(D)错误,无依据。

23. 某土坝某高程施工作业面面积为40000 m2,计划在此高程上连续碾压三层土料,每层铺土厚度为0.45m每日两班工作制。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的工段数大于流水作业工序数,碾压机械为8t拖式振动碾,碾磙宽度2.2m碾压速度3km/h,碾压8遍,进退错距法碾压。如完成此项施工任务的工期限为2天,采用公式法计算,时间利用系数取0.8,搭接宽度取0.2m,则需同型号的振动碾至少为多少台? (A)9台 (B)6台 (C)7台 (D)8台 答案:( C )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水利施工教材》P112和 《施工组织设计手册》2册 P1002的公式: P=V(B-C)h/n×KB 式中:

P—碾压机械生产率,m/h; B—碾磙宽度,m; n—碾压遍数; V—碾速,m/h; C—碾压带搭接宽度,m; h—铺土厚度,m;

KB—时间利用系数;见表《施工组织设计手册》2册P1004公式6-7-27 。

本公式运用主要考点为KB和C的选取,KB选0.8,取大值,对应原题“至少可为”,碾压带搭接宽度根据施工经验取0.2,(根据《施工组织手册》P1003表6-7-45。

公式:(B-C)为有效压实宽度,其值为:B-C=2.2-0.2=2.0 故:P=(3000×2.0×0.45/8)×0.8=270(m/h)

所以:振动碾台数=40000×0.45×3/(2×16×270)=6.25=7(台) 其余答案均为错误,选择系数不当所致。

3

3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整理题 - 14施工组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gzre759tr9mzf00wrvr0a0pl1szli00he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