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8 1:34: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1.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逐渐形成了规矩,按规矩制作出来的范就是规范,即当今“规范”一词的原型及原意。这种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的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 A. 规矩贯通着整个中国历史 B. 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 C. 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极深远 D. 工艺思想渗透着人文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中逐渐形成的规范观念一直被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当今各行各业之中,这说明商周青铜文化影响深远,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规矩形成于商周青铜器的制作中,之前并不存在,并非贯通整个中国历史;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通过中西比较表明标准化生产始于古代中国;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按规矩操作的工艺思想更多体现的是理性精神,不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

A. 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 B. 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 C. 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 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依据材料可知,三省官员都是皇帝亲近和直接指挥的秘书、宦者和侍从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为了侵夺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而设立的“内朝”,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三省在隋唐时期成为定制,不是魏晋时期;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并未体现三省提高了行政效率;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内部君权的强化,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下图为南宋画家林椿所作《果熟来禽图》。图中小鸟的动态用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勤,蓬松的羽毛则以浑融

1第

的墨色晕染,木叶的枯萎、残损、锈斑,果子上被虫儿叮的痕迹都被一一描绘出来,显示出作者细致入做的观察力和追求细节表现的真实性。据此可知,此画

A. 具有写意画的特征 B. 开风俗画创作先河 C. 受到理学思潮影响 D. 体现世俗化的趋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学思想对宋代绘画艺术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理学提倡“格物致知”,要求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细致观察而探求其中的“理”,这与材料中“以物观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追求细节的真实性”相符,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此绘画作品为工笔花鸟画,不是借形寓意的写意花鸟画;B选项错误,此绘画作品与世俗化无关;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该作品开创了古代花鸟画的先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明代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负责侦察监视吏民,可以不通过司法程序任意逮捕。厂卫的设置反映了

A. 官僚政治模式的异化 B. 传统司法体系的崩溃 C. 明代朝局民政的混乱 D. 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代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依据材料可知,明代设立厂卫机构对人民实行特务统治,厂卫参与司法,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正常法制秩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政治后果。这反映了官僚政治模式的异化,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明代传统司法体系仍然存在,并未崩溃;C选项错误,厂卫的设置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不是明代朝局民政混乱;D选项错误,厂卫的设置反映了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置,厂卫机构的设置不是君主专制制度

2第

的完善。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5.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所致。这种不同 A. 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立场 B. 由评价者所处时代决定 C. 可用唯物史观加以整合 D. 有待更多史料验证对错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评价。依据材料可知,这两种观点是分别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结合唯物史观相关所学可知,应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所以这种不同可以用唯物史观加以整合,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不同角度的评价,不能反映政治立场的不同;B选项错误,评价不同的原因是角度不同,与所处时代没有必然关系;D选项错误,这都是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正确评价,只是评价角度不同,并非谈论验证观点对错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20世纪30年代,广东的农民知道著名共产党人苏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这主要说明了 A. 苏维埃不适合中国国情 B. 中国农村的闭塞和落后 C.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 D. 马列主义的中国化成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能够存在的原因。依据材料可知,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理解的苏维埃就是共产党的政府和“埃(我)政府”。即属于农民自己,维护农民利益的政府,这也是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包围中,苏维埃红色政权依然能够立得住的原因之一,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农民对苏维埃运动的理解,并非说明苏维埃不适合中国国情;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农民对苏维埃运动的理解,不是说明中国农村闭塞落后;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农民对苏维埃运动的理解,没有说明马列主义的中国化成果。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1944年春天,李之朴在“中学生阅读报纸所注意的问题”的调查中发现中美两国中学生的关注重点差异较大,美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游戏、诙谐文字与戏剧”等,中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时事问题”这反映出

3第

A. 报纸已经成为中美两国中学生交流的重要媒介 B. 美国中学更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C. 中国中学更注重政治导向和学生家国情怀培养 D. 社会背景的不同对于学生阅读报纸的影响极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差异的出现,是因为“美国在平时,社会升平,一切政治多上轨道,所以中学生平日对于政治并不大关心,而对于娱乐活动则极感兴趣。至于我国,不特平日社会秩序紊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且其时适当与日本战争的时候,中学生自然多注意于国内外的时事。这种事实的对照,显然的表明了社会背景的不同对于学生阅读报纸的影响极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美学生不同的阅读关注重点,并未体现中美两国中学生通过报纸媒介进行交流;B、C选项只是片面的表述了中、美一国中学生的阅读关注重点,不能全面的反映材料信息,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8.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指出:“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这表明当时 A. 改革开放遭遇思想障碍 B. “左”倾错误思想有待清除 C. 实事求是原则重新确立 D. 真理标准讨论方兴未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左”倾思想的影响。依据材料“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结合所学可知,这不符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是“左”倾思想的体现,所以这表明当时“左”倾错误思想有待清除,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真理标准讨论开始于1978年5月,此时尚未开始。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9.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格强调 A. 德国应向罗马学习如何征服世界 B. 罗马人是世界一体化的伟大先驱

4第

2019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hnaq3md6700kc5204u903ypi6bk1500j5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