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中和反应
一、选择题
1.(2015,福州)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 ) A.用浓硫酸干澡湿润的氧气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2.(2014,广州)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 A )
A.5 B.9 C.12 D.13
3.(2015,重庆)同样是清洁剂,炉具清洁剂有强碱性,而厕所清洁剂则有强酸性,用这两种清洁剂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一定有误的是( B )
A.测得炉具清洁剂pH=13 B.测得厕所清洁剂pH=8
C.炉具清洁剂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厕所清洁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4.(2015,攀枝花)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物质 pH 醋酸 2.5 橘子汁 3.4 草木灰水 11.1 炉具清洁剂 12.4 A.草木灰水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少吃橘子
C.上述物质酸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 D.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2015,兰州)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6.(2015,乐山)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课外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 A.用pH试纸检验酸牛奶是否变质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D.用紫甘蓝和酒精溶液制酸碱指示剂
7.(2015,德阳)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该图象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 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 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8.(2015,广州) 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pH=2的溶液显酸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pH>10的土壤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为碱性太强
9.(2015,黔东南)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能是( B )
A.水
B.纯碱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二、填空题
10.(2014,衡阳)硫酸和盐酸都是实验室常用的酸,它们有许多相似的性质。 (1)水溶液的pH都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2)都能除去铁锈。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看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颜色变为__黄色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6HCl===2FeCl3+3H2O__。
(3)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请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H2SO4+2NaOH===Na2SO4+2H2O__。
11.(2015,临沂)下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图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
C中__Cl__、__Na__,D中__H2O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__NaOH+_HCl===NaCl+H2O__。 (3)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复分解反应__。
12.(2015,德州)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放热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NaCl__(填化学式)。
三、实验探究题
13.(2015,丹东)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了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_稀盐酸_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2HCl===CaCl2+2H2O__。
(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作标记,请你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过程】
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__溶液变红__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 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 __只有白色沉淀产生__ __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又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现象 该样品为b处溶液 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2++离子有Ca、H 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__反应物是否有剩余__。
14.(2015,滨州)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H2SO4+2NaOH===Na2SO4+2H2O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__Na2SO4和NaOH__。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猜想三__,理由是__硫酸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NaOH(或氢氧化钠)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
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 方案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1 溶液中有H2SO4 先有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H2SO4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H2SO4 测溶液的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__。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__BaCl2和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