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学院学生调查报告案例7篇
第一篇
创新思维,独立思考
——关于对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2011级学生产生最大影响的人类
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的调查
151101班 姚光夫
2013年3月7日至4月7日,在韩祜生老师的指导下,笔者对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A卷试题中第38(10)题,即“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过最大影响的人类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是什么?请简要阐述其影响情况和原因”一题学生的试卷答案,进行了统计调查,以了解我院学生在这方面的整体思想真实情况,同时将研究信息反馈给老师,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实现有的放矢,提高教育质量。统计调查对象为抽样选取的2011级学生,调查内容是他们的相应试题答案及反映出的思想状况和特征。调查采取文理科区分理科分层抽样的方法,具体做法是逐个查找、统计记录同学们试卷上该题的答案。在统计记录时,有目的地将文理科试卷分开,以便在了解整体的前提下,分析文理科的差异。共统计试卷19卷、1524张,共统计调查了1524个学生的试卷,学生人数占全院2011级学生总数的43%,其中文科、外语类484人卷,理工科类1040人。调查基本上能反映我院学生的整体情况,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将本次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一)文科类学生回答情况
调查对象为外语系131103 131106 131105 134103 132101 134102班共 6个班;七系即管理系171101 173102 173104 173105 173107 173108班共 6个班。2个系共计484人。
文科生统计:答题内容排名前8位的是:
答题内容: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过最大影响的人类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
人数 占比
1.实践检验真理,认识论,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质变量变,规律,客观联系,矛盾
65 13.4%
2.爱迪生发明的灯泡 57 11.8% 3.电 55 11.3% 4.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54 11.2% 5.互联网 38 7.8% 6.电脑 28 5.8% 7.认识你自己,自由平等,苏格拉底名言 23 4.7% 8.孔子,儒家,道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20 4.1%
前8位共总计 340 70.2%
除以上回答外,同学们其他出现较多的答案还有:手机,笛卡尔、卢梭、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哲学思想,达尔文进化论。
(二)理工科类学生回答情况
调查对象为一系即计算机信息技术系112101 112102 113101 113102 115101 115102 112101 112102班共 8个班;二系即电子信息工程系121104 122102 121102 123101 122103 123102班 共6个班;六系即机电工程系161101 161102 162101 162102 163103班 共5个班;五系即艺术与设计系153101 154101 154102 154103 154104 151101班 6个班。4个系共计1040人 。
理工科生统计:答题内容排名前8位的是:
答题内容: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过最大影响的人类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
人数 占比
1,电 109 10.5% 2,电脑 85 8.1% 3,互联网 84 8.0% 4,爱迪生发明的灯泡 75 7.2% 5,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73 7.0%
6,实践检验真理,认识论,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质变量变,规律,客观联系,矛盾,
65 6.2%
7,孔子,道家,儒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43 4.1%
8,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 37 3.6%
前8位总计 571 54.9%
除以上回答外,同学们其他出现较多的答案还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自由落体实验,法拉第电磁理论,对宇宙、外太空的探索, 手机,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
图表:
文科生答题数据统计文科生其它答案29.80%文科生答题前8位数量总计70.20%
理科生答题数据统计理科生其它答案45.10%理科生答题前8位数量总计54.90%
二、分析与结论
(一)文科生思想略显刻板,归于书本
从上述统计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文科生在此问题上,回答排第1位的是“实践检验真理,认识论,辩证法”等,占了文科答案总数的13.4%,而理科生只有6.2%这样回答,前者与后者相差达一倍还多。文科生回答排名第4位的“马克思
主义”等的比率占11.2%,也高于理科生答马克思主义类的7.0%近5个百分点。而文科生答电子、信息偏理工科类答案的,如关于“电”、“互联网”、“电脑”三个答案的人数,分别排名为第3、第5和第6位,较理工科学生心中的第1、第3和第2位,分别下降了2位、2位和4位。由此可见,文科生答题答题倾向于或者说较局限于现学的书本理论知识。
有关“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论”答案,文科生提到的数量很多,排名前列,共有24.6%的文科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是对他们的人生产生过最大影响的人类思想,这高于理科生所有答此类答案的13.2%。试想,如果再问一遍同样的问题,让他们自由自由畅想,这些数量、比例会否发生变化呢?笔者从中再分析认为,文科生惯、特长于对书本甚至初中高中书本知识记忆,这可能与其习惯长期采用的背诵知识的学习方法有关。另一个佐证是,此题文科生的满分答案,也较多为详细的讲述以前书本上的例子或电、互联网、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大众化”答案类。所以,笔者推测文科生相对于理科生而言,缺乏对身边一些现实事物、身边小事的洞察力、感受力,思维有些刻板,保守。他们习惯于关注书本上总结出来的知识,并以书本上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
从调查中,还发现文科生喜欢读书,包括课外书,这当然是值得称赞、值得理工科学生学习的。文科生答案中有答课外书、文言书上典故的,并且写得很有文学气息,一看就知道是平日读书较多的学生。他们对古典文学感兴趣,其中答案中出现儒家(孔子)、道家名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方面的数量较多。如134102班敬宇飞所答《易经》中“讲解损有余补不足”这个道理时,语句生动,内容详细,像讲故事一样——说明其对此有兴趣,读过相关书籍且牢记在心,个人并有一定理解。对这些学生来说,有时一句古话,就像座右铭一样影响着他们的一生。对一些些平时对古典文学名著有深刻理解,被传统文化熏陶的文科生来说,本题就是给了他(她)一个展示才华,道出渊博知识的表现机会和渠道了。
在调查中,文理科前8位答案中,唯一理科生前8位答案不同的,或者说理科生答案里没有的,就是文科中部分学生答了苏格拉底等人的相关名言,如“认识你自己,自由平等”等答案,该答案在文科生答案数量排名中冲进了前8名,排名第7位,占4.7%。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理科生前8位答案中不但无此答案,而且提及的人也很少。笔者认为,这应与这学期本课程的平时作业中涉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