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07年国家一等奖)米蓉马鹏姚建军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5 1:25: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pi?1j?pij?1?tfij?p???ij2??t?ij2??t?ij??pi0?p0(i?t)?i2??p00?p0(0)??0??i0ki0pi0?t ?i?i1?i2?p??j??ijkijpij?t?0ji?i1??i?1,2,?,m?j?1,2,?,n?(6-2-7)

在这个方程中,i1,i2分别表示育龄妇女的年龄下限和上限,而初值

p00,p10,?,pm0由起始作的人口统计数据给出。?j为外加的控制量,即未来各年

的平均生育率。?ij,?ij,fij等基本函数均可按上面的趋势外推法处理办法给出,即可通过前几年的统计值分别进行外推得到或预估未来的变化趋势而确定。其中,根据统计书籍中的经验和规律,在对我国的人口百年预测计算中分别取了

?1?10?3,?2?0,?3?10?3,为了计算简化,我们这也不防这样取?ij;由2001~2005所作生育模式图,以及联系实际社会发展和我国现在执行的人口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晚婚” 、“晚生孩子”。前者体现在育龄下限r1的增大后者表现在生育棋式函数?(r,t)的峰值rmax的后移等。我们可以假设n=10,那么rmax则为26;女性比例函数kij可以根据已知的前一年的kij?1(i?1,2,?,m)的值,求解人口发展方程,分别求出下一年的总人口密度pij和妇女总人口密度pwij于是kij?pwij/pij。而该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p0j是未知的,它需要通过愿边界条件中积分方程的离散化的求解来确定。

具体解步骤和短期模型类似,都是先分别求出各个因素在不同年龄或不同预测年限的具体表达式,再求解该模型,求得人口密度函数p(r,t),便反映了人口发展过程随着年龄r和时间t的变化规律。有了p(r,t),又可按(5-1-1)求出人口函数F(r,t)以及其它人口指数,它们就反映出人口数量随着年龄和时间的变化规律。

21

6.4 中长期预测结果

1.人口总数指数(未来50年人口的变化情况)(部分年份)

表8:人口总数指数(未来50年人口的变化情况) 2006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40 2050 人口(万人) 36239.36 34437.91 32099.07 29863.29 27631.74 25395.54 20625 16633.18 城男 11575.6 12785.89 14436.54 16155.52 17842.22 19468.61 22561.78 25201.79 镇男 18567.23 20163.08 22060.43 23729.35 25114.65 26323.46 28660.98 29678.68 乡男 35068.69 33408.26 31310.28 29356.35 27376.35 25312.4 20763.82 16726.15 城女 11386.42 12534.61 14104.74 15729.68 17329.83 18880.37 21905.41 24284.68 镇女 18455.7 19982.72 21784.41 23361.62 24694.84 25835.68 27990.02 28703.61 乡女 131293 133312.5 135795.5 138195.8 139989.6 141216.1 142507 141228.1 总人口 用MATLAB作出总人口随年份的变化趋势如图:

图9:总人口随年份的变化趋势图

根据上图可看出:从2006到2040年,人口一直呈正增长态,大约在2040年达到人口的高峰14.25亿人,之后进入人口负增长。

2.性别比变化指数(未来50年性别比(部分年份))

表9:性别比变化指数(未来50年性别比) 人口(万人) 2006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40 2050 总计性别比 102.2668 102.2166 102.0783 101.9 101.7112 101.6552 101.682 102.5808 乡村性别比 103.3382 103.082 102.5193 101.7268 100.9329 100.3284 99.33143 99.44419 城镇性别比 101.6614 102.0047 102.3524 102.7073 102.9567 103.1156 102.9964 103.7765 城市性别比 100.6043 100.9026 101.2671 101.574 101.7 101.888 102.3971 103.3971 22

图10:市、镇和乡村的性别比变化图

上图中曲线说明:

1).本图包含四种性别比:总体性别比、城市性别比、城镇性别比、乡村性别比。

2).总体性别比2005~2055年维持在101.5~103。并在2040年左右达到最小,这与在2040年左右达到最大人口数一致。

3).在2035年左右到2055年,乡村性别比小于100,在2045年达到最小。 3.人口老龄化指数(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部分年份))

表10:人口老龄化指数(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2006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40 2050 年份 城市 男 1488.249 1905.177 2577.261 3567.406 4613.652 5791.552 8378.7 9028.882 女 1737.272 2187.016 2943.503 4057.968 5097.657 6425.927 9251.575 10327.35 849.87 1161.934 1678.967 2419.053 3213.208 4128.712 6509.716 7035.313 城镇 男 女 1018.079 1352.37 1923.459 2758.133 3560.443 4757.956 7553.138 8519.413 乡村 男 3129.282 3523.256 3998.397 4511.173 4740.513 4666.731 4237.027 3027.109 女 3591.601 3902.116 4366.092 4964.856 5210.247 5431.094 5244.323 3984.875 65岁以上人11814.35 14031.87 17487.68 22278.59 26435.72 31201.97 41174.48 41922.94 口 总人口 131293 133312.5 135795.5 138195.8 139989.6 141216.1 142507 141228.1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0.089985 0.105255 0.12878 0.16121 0.188841 0.220952 0.28893 0.296846 比例 23

图11: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趋势图

从图中知: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4亿人左右,比重从2000年的6.7%增长到10.5%。预计本世纪40年代后期形成老龄人口高峰平台,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1亿多人,比重达28.89%;届时每3-4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

4.城镇化指数(未来50年人口的变化情况(部分年份))

表11:城镇化指数(未来50年人口的变化情况)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40 2050 人口(万人) 2006 乡男 36239.36 34437.91 32099.07 29863.29 27631.74 25395.54 20625 16633.18 镇男 11575.6 12785.89 14436.54 16155.52 17842.22 19468.61 22561.78 25201.79 城男 18567.23 20163.08 22060.43 23729.35 25114.65 26323.46 28660.98 29678.68 乡女 35068.69 33408.26 31310.28 29356.35 27376.35 25312.4 20763.82 16726.15 镇女 11386.42 12534.61 14104.74 15729.68 17329.83 18880.37 21905.41 24284.68 城女 18455.7 19982.72 21784.41 23361.62 24694.84 25835.68 27990.02 28703.61 总人口 131293 133312.5 135795.5 138195.8 139989.6 141216.1 142507 141228.1

图12:乡村占总人口比例曲线(未来50年人口的变化情况)

24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07年国家一等奖)米蓉马鹏姚建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hx970egdv03gjy5z89y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