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小学教科研的工作计划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提高教师科研素质为目标,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以校本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推动学校教科研的可持续发展,为打造高品位特色学校作出应有的贡献。
1.进一步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参加理论培训。
2.加强立项课题实验的研究,做好结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工作,对新立项课题做好开题论证工作。
3.扎实开展常规性的教科研活动,做到组织有序,活动高效。
4.全面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三级骨干教师作用,努力打造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5.以网络为平台,进一步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在网络环境中提高教学教研能力。
1.各教研组利用活动时间开展高效课堂专题讨论。围绕“怎样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交流”等内容开
展专题讨论,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真正实现高效轻负的课堂蓄足力量。
2.各教研组组织教师继续进行低中高学段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并通过不断地探讨,逐步完善,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精品模式。
3.以集体备课为载体,每次活动时,各年组确定一名教师围绕本学科、本学段研究主题上高效课堂研讨课。各教研组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
1.定期召集各课题组负责人、课题承担者以及教研组组长会议,交流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和各教研组的教科研情况,在此基础上及时发现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研究者调整好研究,提高研究实效。
2.对正在研究的各项课题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个别指导的形式为研究者提供课题研究所需的各类文献或信息资料,当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提供有效服务,帮助解决问题。
3.各教研组结合学校校本课题继续开展研究,撰写实验报告和小结。
4.做好课题研究“三结合”,即课题研究与研讨课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课题研究与理论探究相结合,突出教科研实效性。
5.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课题研究汇报课。
1.坚持集体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扎实进行。
2.坚持集体备课,严格规范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所上先行课教学设计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外地教改成果,写好教学反思。
3.坚持学科工作室活动制度,定期开展专题沙龙、课堂研讨、专家讲座等活动。
2.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本学段的研究主题围绕“高效课堂”开展专题教研和案例评析,集中解决课改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并注意资源共享,使每位教师确有收获。
3.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实践体会,积极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主题沙龙、网上跟贴等形式交流所思所感所悟,共享学习成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