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利州中学
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发生、流行,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中的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法定管理的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可能会对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危害公共健康的事件。
二、基本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传染病防治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和蔓延。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方针。贯彻统
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并实施属地管理和依法管理的原则。
三、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杜文志(校长,第一责任人)
职责:对事件做出初步判断,组织召开相关会议,落实应急工作的部署,配合上级部门做好调查和处理工作。
副组长:熊道甫
职责:协助组长做好应急的部署、调查和处理工作并具体指导、监督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
成 员:全体行政人员、各班班主任职责分工:
(一)组长抓总体工作,副组长负责分管工作的落实和部门协调。
(二)办公室: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组织在校内和班级宣传,组织联系社区宣传;负责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师生尽快掌握防控知识和技能。
(三)总务科:负责校园环境及卫生的整治、购置有关器械和药品,消杀(除“四害”)以及防控物品保障等具体工作。
(四)政教科:负责学校班级卫生工作检查督促,各班晨、午检的检查监督与管理、指导疫情处理等。做好平时防控的督查、数据统计、上报等工作。
负责学校与上级机关及其他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以及相关信息的上传下达等工作。
(五)各班班主任:负责班级晨、午检和平时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学校必要时要协助疫情处理等。
四、工作职责
(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负责全校日常传染病防治工作和全面协调、组织全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二)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
(三)负责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
(四)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导、检查;
(五)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六)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五、预防
(一)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利用宣传、橱柜、板报、广播等宣传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增加学校师生自我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搞好校园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消灭鼠害、灭蚊、灭蝇,对人员密集的教室、会议室、功能室、实验室、办公室、学生公寓、图书馆及阅览室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
(三)坚持晨、午检制度
晨、午检应由导护教师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以及班主任,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四)坚持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 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五)做好疫苗针对性疾病的控制
学校应做好水痘、风疹、流感等既是学校多发、好发传染病又是疫苗针对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大针对性疾病疫苗的宣传和接种工作,以有效地建立学校的免疫屏障。
六、疫情报告
(一)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于2小时内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对其它乙类传染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于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疫情。
七、控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