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铁路局南宁货运中心轨道衡建设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度”和“会签制度”进行检查,确保模板和支撑符合要求;混凝土振捣时不能振动模板,以免影响模板的几何尺寸;派专人看护模板,发现跑模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纠正后,方可继续施工。 (四)施工安全措施
1.地下管线的防护
施工前与设备管理单位现场确认管线位置,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在施工范围内的影响施工的地下管线都要迁改,基坑开挖时要求设备管理单位人员到场配合,确定电缆位置。
在既有管线路径设置防护带,施工机械距离防护带不小于3m,当开挖需要临近管线时,需提前通知设备管理单位配合监控。 2.线路加固施工安全措施 ⑴组织措施
①施工前与工务、电务、供电、通信、车务等有关部门签订好施工安全协议。
②严格遵守,认真贯彻《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和《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及铁路总公司、南宁铁路局有关安全生产的电、文等各项安全生产规章。
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班前、班中、班后三检查,消除事故隐患。
④在工地和车站值班室之间设置联络电话,专人负责联系列车通过情况,并及时通报现场施工人员。同时向运输调度部门,通报现场施工情况。
⑤在批准的慢行计划内,施工安排紧凑合理、不得超前施工。 ⑥备足线路加固及养护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以保证行车安全。
⑦切实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规范教育。
⑧成立现场施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⑵线上作业安全措施
广西宁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9
南宁铁路局南宁货运中心轨道衡建设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①施工防护及驻站联络员必须选派责任心强,具有安全生产知识,熟知防护方法,身体健康,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持证上岗。
②工地防护人员必须按规定带齐防护信号设备,保持与施工现场负责人的通讯联络,掌握列车运行时分,监督施工人员下道。
③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要求设置防护人员及防护信号牌,位置准确,颜色清晰,字迹工整,显示正确。
④施工人员要按规定距离下道避车,不准抢道、钻车、不准坐在钢轨上、枕木头上、道上休息。
⑤施工防护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第二章第二节8~21页防护要求进行。
⑥施工车辆、机具材料、设备、临时构筑物不得侵限,跨越铁路时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⑦列车通过时,应对线路进行检查、所有加固设施及工具不得侵入规定限界,放置在路肩上的工具堆码整齐,不得侵入规定限界。
⑧扣轨与行车轨之间不得掉落导电物体,以防引起既有信号异常,所有加固部件及工具不得乱放、乱堆,影响轨道电路。
⑨施工中派专业人员、线路技师对线路状况及时检查(轨距、水平方向等),做到每通过一次列车检查一次线路,并做好记录。
10线路上施工人员一律统一服装,凭证上岗,防护人员应动作○
规范。
3.其他注意事项
⑴灌注混凝土时,遇来车应提前下道,施工人员、机具与线路应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内,防止侵限。
⑵工地按规定设置防护牌,标志牌要齐全,标志要清新。 ⑶线路两侧的设备及材料设专人看守,不得侵限,按规定进行巡查,并做好记录。
⑷搬运钢轨、轨枕等笨重物件时,要配足劳力,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不得违章蛮干,各行其是。
广西宁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0
南宁铁路局南宁货运中心轨道衡建设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⑸开挖基坑、基础、沟糟必须有设备配合单位的人员在场。 4.汛期防洪措施
施工中必须保持营业线排水系统的畅通,对可能影响营业线路基等设施设备稳定的任何作业,必须有足够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
落实好施工安全互控措施,与业主、设备管理单位、施工队等均签定相应的施工安全协议书,协议书中要充分考虑安全渡汛问题,确保安全渡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施工安全组织措施,明确各自的责任,并认真实施。
信息组要充分利用工务部门相关资源,每日通过与南宁工务调度及工务车间联系,获取施工地段附近的雨量计观测数据据以指导防洪工作。
雨季前,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落实防雨措施;对现场机械设备的停放作出妥善安排,确保施工工序不因雨患而受重大影响。
(五)环保施工措施
1.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⑴建立环境保证体系,落实环保责任制
建立健全环境保证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领导立交桥的工程环境保护工作。
项目总工程师为环保的直接负责人,并成立环保检测组,派遣专职环保工程师,配备必要的检测工具,定期对施工点进行检查及对环境污染的检测。
针对各工序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止环境污染措施并督促落实。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络,做好共同检查督促的工作。
⑵确定环保目标及防范要点
严格遵守国家的环保法令法规。确保生态环境和水土保质。尽可能减少污染。创建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广西宁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1
南宁铁路局南宁货运中心轨道衡建设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保护施工现场环境,避免和减少由于施工方法不当引起的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建立环境保护检查制度
为了确保环境保护体系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环境保护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环境检查,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工地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立即制定对策措施,限期整改,防止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针对本工程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此制定以下措施:
⑴在运输砂、石、水泥、粘土等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时,运输车辆加盖蓬布。施工便道按时平整,并经常向施工便道路面洒水,防止运输产生的扬尘影响周围环境,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⑵施工中的弃土尽量选择弃土场集中堆放,周围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⑶施工过程中绝不乱砍乱伐,保护好绿化环境。
⑷施工时尽量避免弃土堵塞或压缩原沟渠,或将弃土任意堆放,施工中及时处理挖基余土。施工完毕时立即恢复天然地面,进行沟渠清障工作,以利排水。
⑸禁止焚烧能产生烟或其它空气污染物的燃料,禁止在工地燃烧残留废物或其它物品。
⑹防止汽油以及其它化学原料漏出,污染附近环境。 (六)既有线施工突发事件的防治和应急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以下突发事件: 1.挖断地下光、电缆
应急措施:既有铁路线电缆(通讯、信号、光缆等)被挖断信号终断影响铁路行车时,应立即通知铁路产权单位,及时恢复信号通畅。
预防措施:施工前与设备管理单位现场确认管线位置,签订施工
广西宁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