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9:21: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这反映出当时( ) A.婚俗观念发生彻底转变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显现

C.近代报刊方便信息传播 D.新思想传播的阻力较大

19.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出现了一次市场革新,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

开始用信用卡购物,花他们还没有挣到的钱。此次革新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国家干预深入到个人生活 B.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

C.人们对政治稳定充满信心 D.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

20.多年的全球化趋势造就了一个形式上的“地球村”,却没有建立起深度有效的全球治理结

构。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世界布满了国际游戏参与者试图重构全球秩序的“先手棋”,材料中的“先手棋”说明( ) A.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 B.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

C.地区冲突已成世界新危机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

21.2001年,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

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这反映出( )

A.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B.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

C.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2.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曾说:“传统的农业对经济的发展是做不出很大贡献的,但

是现代农业则可以,给予农业足够重视的国家都取得较大的成绩。”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说明这主要得益于(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乡镇企业的迅速

- 5 -

展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23.据熊向晖(周恩来的助理)回忆,在基辛格秘密访华前,毛泽东曾专门指示,“不同美方谈

贸易问题”。尽管“美方多次要求开展中美贸易,我方均表示不感兴趣”。这是因为 A.中国担心此举会引发苏联的不满 B.中国仍推行相对封闭的经济战略

C.经济体制不同阻碍中美贸易发展 D.美国试图用经济手段控制中国

24.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所准备的手写提纲中提到“自主

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这说明当时的邓小平 A.已开始酝酿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 B.努力向国人揭示市场经济的本质

C.正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與论准备 D.已形成发展市场经济的完整构想

25.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由宏大叙事逐渐向个体表达回归,往往讲述“大时代的小故事”,

展现生活的低吟浅唱和个人的沉浮起落,使人感同身受并寄寓对真善美的的美好渴望。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消费市场快速成长 B.体现了传统道德的回归

C.得益于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D.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春秋时孔子认为“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赞成“刑期于无刑”的息讼无讼理想。战国的各国变法结束了过去“设法以待刑,临事而议罪”的局面,商鞅主张法自君出,“垂法而治”。秦朝将定《秦律》,刑罚名目细密苛严,“轻罪重刑”。汉武帝以后,儒法渐趋合流,刑罚与教化结合。唐朝颁行《唐律疏议》,全部律条围绕着

- 6 -

“罪”与“刑”分别加以解释,还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

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标志中国古代法的成熟,成为宋元明清的法典蓝本。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法治思想,以“宪法为依据,国会为基础,司法独立为根本”构筑成其理想中的“法治大厦”。梁启超指出,要实行法治,首先必须制定一部完善的宪法以为法治前提,否则法治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梁启超认为,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梁启超不仅是司法独立思想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司法独立原则的积极实践者。他认为,司法独立是立宪国的第一条件。

——据范忠信《认识法学家梁启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法治思想的进步之处,并分析其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0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年份 1921年7月(一大) 1922年6月(二大) 1923年6月(三大) 1925年1月(四大) 1927年4月(五大) 1927年4月后 1928年6月(六大) 党员人数 53 195 432 994 5.7万 1万 4万 年份 1934年 1937年初 1940年 1945年4月(七大) 1947年12月 1949年10月 党员人数 30万 4万 80万 121万 270万 448万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 7 -

[请考生从下列两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8.[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尼克松就任时,通货膨胀上升到极为令人不安的程度,国际竞争局面的加剧化和轻易获取第三世界原材料机会的丧失等都在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大打击。

尼克松当选后,积极寻求与北越等国谈判实现“荣誉的和平”;在外交上,推动对华、对苏外交新战略。提出“尼克松主义”即美国希望“朋友国”要承担其未来发展的“基本职责”,特别是在财政经费、贸易等经济方面。尼克松进行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出现了新问题,如支持第三世界建立独裁政权以实现对抗民众反抗与国际市场的独占,导致地区动荡;“盟国”离心迹象更为明显。

——摘编自布林克利《美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尼克松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尼克松改革的作用。(9分)

2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

——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7分)

- 8 -

山西省榆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iluf2lbsu5nrap1rg1l036aw5tvqk00xlc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