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最终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23:14: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如实测接地电阻值不能满足要求,则需扩大接地网面积或采取其他降阻措施。 所有设备的底座或基础槽钢均采用Φ16的热镀锌圆钢焊接并接入主接电网,与主接地网可靠焊接。带有二次绕组的设备底座应采用两根接地引下线,与电网两个不同点可靠焊接。施工中应保证避雷针(网)引下线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变压器和10KV及以下设备的接地线与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小于15m。

变电站四周与人行道相邻处,设备与主网相连接的均压带。 主控室内采取防静电接地及保护接地措施。

32

参考文献

[1]朱雪淩,查丛梅,许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许珉,孙丰奇.发电厂电气主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孟祥萍,高嬿.电力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何仰赞.电力系统分析[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力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M].北京:水利电力出

版社,1989.

[6]唐岳柏.浅议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科技创新导报 [7]宋继成.220—500kV变电所二次接线.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 [8]李隆淳.浅析变电站的防雷保护设计[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 [9]廖世海.关于变电站系统设计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10]李小龙.我国变电站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11]孟祥东.浅谈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原则及应用[J].科技信息,2010. [12]刘兆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13]杨毅涵.电力系统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14]傅知兰.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15]Valtari and P.Verho.Reauirement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for Future Smart Distribution Substations ,Journal of Energy and Engineering 5 (2011)766-775,August 31,2011

33

搜索更多关于: 1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最终版 的文档
110kv变电站课程设计最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imtz0w7xp1od1e2lms547le14lopx00whp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