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化学复习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3:26: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考化学复习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少量脉石),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

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初读数为

0.00mL,终读数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样品所用的仪器为_____,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_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a.有利于空气中氧气充分反应 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

(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滴定时,标准碘溶液所耗体积为_________mL。判断滴定已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________。

(5)若用右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填编号)

(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0届江苏启东中学高三考前辅导训练化学试题

【答案】电子天平 使原料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 b、d 使反应生成的SO2全部进入d装置中,使结果精确 20.10mL 溶液恰好由无色变成浅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80.4% ② 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BaSO3被氧化成BaSO4 【解析】 【分析】

(1)根据称量黄铜矿样品1.150g,选择精确度较高的仪器;将样品研细,增大了接触面积; (2)浓硫酸可以将水除去,还可以根据冒出气泡的速率来调节空气流速; (3)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应该尽可能的被d装置吸收;

(4)根据滴定管的读数方法读出消耗碘溶液的体积,根据反应结束时的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先找出黄铜矿和二氧化硫及碘单质的关系式CuFeS2~2SO2~2I2,再根据题中数据进行计算;

(5)图2中的②中通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可以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二氧化硫的量;

(6)Ba(OH)2溶液能吸收空气的CO2,另外BaSO3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这些原因均能引起测定误差。 【详解】

(1)由于称量黄铜矿样品1.150g,精确度达到了千分之一,应该选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把黄铜矿样品研细,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并且使黄铜矿充分反应; (2)装置a中的浓硫酸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防止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b中发生危险,同时根据冒出的气泡的快慢来控制气体的通入量,故答案为bd;

(3)黄铜矿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硫等一系列产物,分解完毕后仍然需要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可以将b、d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全部排出去,使结果更加精确;

(4)根据滴定管的示数是上方小,下方大,可以读出滴定管示数是20.10mL,当达到滴定终点时,二氧化硫已经被碘单质消耗完毕,再滴入一滴碘单质,遇到淀粉会变蓝;根据硫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找出关系式:CuFeS2~2SO2~2I2,消耗掉0.05mol/L标准碘溶液20.10mL时,即消耗的碘单质的量为:0.05mol/L×0.0201L=0.00105mol,所以黄铜矿的质量是:

0.9246g0.5×0.00105mol×184g/mol×10=0.9246g,所以其纯度是:×100%=80.4%;

1.15g(5)由于图2中,②硝酸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能够生成硫酸钡沉淀,过滤干燥后,根据硫酸钡的质量计算出二氧化硫的质量,故答案为②;

(6)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误差为+1%,在实验操作均正确的前提下,引起误差的可能原因主要有空气中的CO2与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或BaSO3被氧化成BaSO4。

2.下表是某学生为探究AgCl沉淀转化为Ag2S沉淀的反应所做实验的记录. 步 骤 Ⅰ.取5mL 0.1mol/L AgNO3与一定体积0.1mol/L NaCl溶现 象 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液,混合,振荡. Ⅱ.向所得悬浊液中加入2.5mL 0.1mol/L Na2S溶液. Ⅲ.将上述黑色浊液,放置在空气中,不断搅拌. 沉淀迅速变为黑色 较长时间后,沉淀变为乳白色 产生红棕色气体,沉淀部分溶解 产生白色沉淀 Ⅳ.滤出Ⅲ中的乳白色沉淀,加入足量HNO3溶液. Ⅴ.过滤得到滤液X和白色沉淀Y;向X中滴加Ba(NO3)2溶液. ?1?为了证明沉淀变黑是AgCl转化为Ag2S的缘故,步骤I中NaCl溶液的体积范围为

______ 。

?2?已知:25℃时Ksp?AgCl??1.8?10?10,Ksp?Ag2S??6?10?30,此沉淀转化反应的

平衡常数K? ______。

?3?步骤V中产生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______ ,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除含有AgCl外,

还含有 ______。

?4?为了进一步确认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装

置。

①装置A中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导管和 ______ ,试剂W为 ______ 。 ②装置C中的试剂为NaCl溶液和Ag2S悬浊液的混合物,B中试剂为 ______ 。 ③实验表明:C中沉淀逐渐变为乳白色,B中没有明显变化。

完成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Ag2S+_____NaCl+______ + ______ ?AgCl+S+ ______ ______

C中NaCl的作用是: ______ 。

【来源】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每周大题必练———反应原理的探究型实验

【答案】?5mL 5.4?109 BaSO4 S 分液漏斗 过氧化氢溶液 Ag2S悬浊液

2Ag2S?4NaCl?O2?2H2O?4AgCl?2S?4NaOH 氧气将Ag2S氧化成S时有

?Ag?产生,NaCl电离的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生成AgCl沉淀,使cAg减小,有利于氧化

??还原反应的平衡右移 【解析】 【分析】

(1)要证明沉淀变黑是AgCl转化为Ag2S的缘故,则步骤Ⅰ中必须使硝酸银电离出的银离子完全转化成AgCl沉淀; (2)K?c2Cl?2???;

c?S?(3)黑色的硫化银沉淀被氧气氧化为氯化银沉淀和硫单质;硫单质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4) ①根据装置图判断仪器名称;装置A的作用是提供氧气;

②进一步确认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装置C中的试剂为NaCl溶液和Ag2S悬浊液的混合物,则装置B中应该不含氯化钠溶液;

③装置C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和S单质,反应物应该还有氧气,产物中钠离子只能以氢氧化钠形式存在,则未知的反应物为氢氧化钠,再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种未知反应物为水,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反应方程式。 【详解】

(1)要证明沉淀变黑是AgCl转化为Ag2S的缘故,则步骤Ⅰ中必须使硝酸银电离出的银离子完全转化成AgCl沉淀,所以加入的NaCl溶液的体积必须?5mL; (2)氯化银转化成硫化银的反应为:2AgCl?s??S的平衡常数为:

2??aq??Ag2S?s??2Cl??aq?,该反应

?102K?c2Cl?2????c?Ag??c?Cl??K?AgCl??(1.8?106?10c?S?c?Ag??c?S?K?AgS?2?2?2sp2?2?sp2)?30?5.4?109;

(3)步骤Ⅲ中较长时间后,沉淀变为乳白色,则黑色的硫化银沉淀氧化成氯化银沉淀;再根据滤出Ⅲ中的乳白色沉淀,加入足量HNO3溶液,产生红棕色气体,沉淀部分溶解,则被氧化的只能为S元素,故乳白色沉淀为AgCl和S的混合物;其中S被稀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则在步骤Ⅴ中向X中滴加Ba(NO3)2溶液会生成BaSO4沉淀;

(4) ①根据图示可知,装置A中玻璃仪器有圆底烧瓶、导管和分液漏斗;乳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和S的混合物,装置A的作用是提供氧气,根据圆底烧瓶中为二氧化锰可知W为过氧化氢溶液;

②进一步确认步骤Ⅲ中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装置C中的试剂为NaCl溶液和Ag2S悬浊液的混合物,则装置B中应该不含氯化钠溶液,即为Ag2S悬浊液,通过对比反应现象判断生成乳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

③装置C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和S单质,反应物应该还有氧气,产物中钠离子只能以氢氧化钠形式存在,则未知的产物为氢氧化钠,再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种未知反应物为水,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反应方程式为

高考化学复习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injd4lnqb0fluh9boav3qhtz4wh2h00tu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