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放射性 衰变
[目标定位] 1.了解放射性的发现,知道什么是放射性和天然放射性.2.知道三种射线的种类性质.3.知道衰变及两种衰变的规律,能熟练写出衰变方程.4.了解半衰期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一、天然放射现象
1.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享利·贝克勒尔发现铀化合物能放出某种射线使密封完好的照相底片感光.后来,物理学家居里夫妇又相继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2.放射性元素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3.自然界中多种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较轻的元素有些也具有放射性. 二、衰变
1.放射性衰变:放射性元素是不稳定的,它们会自发地蜕变为另一种元素,同时放出射线,这种现象为放射性衰变.
2.衰变形式:常见的衰变有两种,放出α粒子的衰变为α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为β衰变,而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产生的. 3.衰变方程举例:
(1)α衰变: 92U→ 90Th+2He,(2)β衰变: 90Th→ 91Pa+-1e. 4.原子核衰变前、后电荷数和质量数均守恒. 三、三种射线的性质
1.α射线是带正电的α粒子流,α粒子是氦原子核,速度只有光速的10%,穿透能力弱,一张薄薄的铝箔或一张纸,都能把它挡住.
2.β射线是带负电的电子流,它的速度很快,穿透力强,在空气中可以走几十米远,而碰到几毫米厚的铝片就不能穿过了.
3.γ射线本质上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穿透力极强,能穿过厚的混凝土和铅板. 四、半衰期
1.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2.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
3.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 4.衰变定律:N=N0e-λt238
234
4
234
234
0
,λ称为衰变常数,反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疑惑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一、三种射线的本质及特点
1.α、β、γ三种射线的性质、特征比较
种 类 组 成 带电荷量 α射线 高速氦核流 2e 4mp(mp=质 量 1.67×10kg) 速 率 贯穿本领 电离作用 0.1c 最弱用一张纸就能挡住 很强 0.99c 较强能穿透几毫米的铝板 较弱 -27β射线 高速电子流 -e γ射线 光子流(高频电磁波) 0 mp1 836 静止质量为零 c 最强能穿透几厘米的铅板 很弱 2.在电场、磁场中偏转情况的比较 (1)在匀强电场中,α射线偏转较小,β射线偏转较大,γ射线不偏转,如图1甲所示.
图1
(2)在匀强磁场中,α射线偏转半径较大,β射线偏转半径较小,γ射线不偏转,如图乙所示.
【例1】 一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出的α、β和γ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进入电场后,射线变为a、b两束,射线a沿原来方向行进,射线b发生了偏转,如图2所示,则图中的射线a为________射线,射线b为________射线.
图2
答案 γ β
解析 在三种射线中,α射线带正电,穿透能力最弱,γ射线不带电,穿透能力最强;β射线带负电,穿透能力一般,综上所述,结合题意可知,a射线应为γ射线,b射线应为β射线.
借题发挥 三种射线的比较方法:
(1)α射线是α、β、γ三种射线中贯穿本领最弱的一种,它穿不过白纸. (2)要知道三种射线的成分,贯穿本领和电离本领.
(3)要知道α、β、γ三种射线的本质,α、β是实物粒子,γ射线是电磁波谱中的一员. 针对训练1 (多选)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线包括三种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张厚的黑纸能挡住α射线,但不能挡住β射线和γ射线 B.某原子核在放出γ射线后会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 C.三种射线中对气体电离作用最强的是α射线 D.β粒子是电子,但不是原来绕核旋转的核外电子 答案 ACD
解析 由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点可知,α射线贯穿本领最弱,一张黑纸都能挡住,而挡不住β射线和γ射线,故A正确;γ射线是伴随α、β衰变而产生的一种电磁波,不会使原核变成新核.三种射线中α射线电离作用最强,故C正确;β粒子是电子,来源于原子核,故D正确. 二、原子核的衰变
1.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变成另一种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2.α衰变:ZX―→A-4Z-2Y+2He
原子核进行α衰变时,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
α衰变的实质:在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中,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得比较牢固,有时会作为一个整体从较大的原子核中释放出来,这就是放射性元素发生的α衰变现象. 3.β衰变:ZX―→Z+1Y+-1e
原子核进行β衰变时,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
β衰变的实质: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且放出一个电子即β粒子,使核电荷数增加1,但β衰变不改变原子核的质量数,其转化方程为:0n―→1H+-1e. 4.衰变规律:衰变过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1
1
0
A4
A A 0
5.γ射线是在发生α或β衰变过程中伴随而生,且γ粒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因此γ射线并不影响原子核的核电荷数,故γ射线不会改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6.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
设放射性元素ZX经过n次α衰变和m次β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元素Z′Y,则衰变方程为
AZAA′
X―→Z′Y+n2He+m-1e.
A′4 0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列方程
A=A′+4n,Z=Z′+2n-m.
【例2】 原子核 92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 90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 91 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 92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 ) 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答案 A
解析 根据衰变反应前后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特点, 92U核与 90Th核比较可知,衰变①的另一产物为2He,所以衰变①为α衰变,选项B、C错误; 91Pa核与 92U核比较可知,衰变③的另一产物为-1e,所以衰变③为β衰变,选项A正确、D错误. 【例3】
238
92
04
234
234
238
234
234
238
234
234
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U核经一系列的衰变后变为 82Pb核,问:
206
(1)一共经过几次α衰变和几次β衰变? (2) 82Pb与 92U相比,质子数和中子数各少了多少? (3)综合写出这一衰变过程的方程.
答案 (1)8次α衰变,6次β衰变 (2)10个;22个 (3)见解析
解析 (1)设 92U衰变为 82Pb经过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
238=206+4x① 92=82+2x-y②
联立①②解得x=8,y=6.即一共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2)由于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子数和中子数均减少2,每发生一次β衰变中子数少1,而质子数增加1,故 82Pb较 92U质子数少10,中子数少22. (3)核反应方程为 92U→ 82Pb+82He+6-1e. 借题发挥 衰变次数的判断方法
(1)衰变过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2)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子数、中子数均减少2. (3)每发生一次β衰变中子数减少1,质子数增加1. 针对训练2
235
92
238
206
4
0
206
238
238
206
206
238
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 82Pb,则( )
2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