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每生学术报告与讲座类学分认定上限为3学分。具体分值见表3。
表3 学术报告与讲座类学分分值表 类 别 计分项目 学术讲座 学术报告与讲座 形势与政策讲座 学分 1 表 1 2. 心得体会 认定依据 认定方式 学生持组织方1. 听课记录所开具的证明材料至学院辅导员处进行认定登记
四、学科与文体竞赛类
(一)学科专业竞赛项目: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国际级各类学科竞赛及各级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学会主办的专业竞赛等。学科竞赛类比赛具体分值见表4。
表4 学科竞赛类学分分值表 类 别 获奖级别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国际级 二等奖 三等奖、单项奖 成功参赛奖 一等奖 学分 2.5 2.25 2 0.25 1.75 认定依据 认定方式 学生持组织方所开具的二等奖 1.5 国家级 1.参赛证明 证明材料至学科竞赛 三等奖、单项奖 1.25 2.获奖证书 学院辅导员成功参赛奖 0.25 处进行认定一等奖 1 登记 二等奖 0.75 省部(上海市)级 三等奖、单项奖 0.5 成功参赛奖 校级 三等奖及以上 0.25 0.25 备注: 1.凡没有淘汰赛的各类赛事,成功参赛奖不可申请学分。 2.以名次计奖的竞赛项目,获得第1名至第3名等同于一等奖;第4名至第6名等同于二等奖;第7名至第12名等同于三等奖。 3. 集体项目加分原则:团队人数(≤5人)乘以系数0.8,团队人数(>5人)乘以系数0.5。 4.每学年每生参加多项学科竞赛所获奖项的第二课堂学分可累计;如同一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同一学科竞赛项目,只计最高学分,不得累计。 5.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照国家级加分标准实施,由行业协会、学会主办的竞赛项目参照省部级加分标准实施,其他各类赛事所属等级由各学院根据赛事的主办单位、参与对象、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评定。
(二)文体竞赛项目: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及国际级各类文体比赛。具体分值见表5。
表5 文体竞赛类学分分值表
类 别 获奖级别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国际级 二等奖 三等奖、单项奖 成功参赛奖 一等奖 文体竞赛 国家级 二等奖 三等奖、单项奖 成功参赛奖 一等奖 二等奖 省部(上海市)级 三等奖、单项奖 成功参赛奖 校级 三等奖及以上 学分 2.5 2.25 2 0.25 1.75 1.5 1.25 0.25 1 0.75 0.5 0.25 0.25 1.参赛证明 2.获奖证书 学生持组织方所开具的证明材料至学院辅导员处进行认定登记 认定依据 认定方式 备注: 1.凡没有淘汰赛的各类赛事,成功参赛奖不可申请学分。 2.以名次计奖的竞赛项目,获得第1名至第3名等同于一等奖;第4名至第6名等同于二等奖;第7名至第12名等同于三等奖。 3.集体项目加分原则:团队人数(≤5人)乘以系数0.8,团队人数(>5人)乘以系数0.5。 4. 每学年每生参加多项文体竞赛所获奖项的第二课堂学分可累计;如同一学生参加不同级别的同一文体竞赛项目,只计最高学分,不得累计。 5.各类赛事所属等级由各学院根据赛事的主办单位、参与对象、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评定。
五、创新创业类
创新创业类学分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挑战杯”孵化项目以及参与导师指导的课题、研究项目等。学生须在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后,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取相应学分。每学年每生创新创业类学分认定上限为3学分。具体分值见表6。
表6 创新创业类学分分值表
项目 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挑战杯”孵化项目 参与导师指导的课题、研究项目 学分 3 认定依据 课题组全体人员参加并通过结题答辩,验收合格 课题组全体人员参加学生持组织方所并通过结题答辩,验开具的证明材料收合格 至学院辅导员处课题组全体人员参加进行认定登记 并通过验收 项目立项及结项证明 认定方式 3 3 0.5 备注: 1. 集体项目加分原则:团队人数(≤5人)乘以系数0.8,团队人数(>5人)乘以系数0.5。 2. 学生参与由各学院、行业协会、企业等单位组织的创新创业类项目,参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分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