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外考察及启示
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本文对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典型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和谐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教育 启示 媒介批评
近年来,媒介素养成为新闻传播领域讨论的热点。媒介素养一般被认为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张志安、沈国麟,2004)。媒介素养应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陆小娅,1997)。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大体包含四大领域:语言学、心理学、哲学以及艺术领域的研究。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学者F. R. Leavis和Denys(1933)在他们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就倡导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公民的媒介批判意识。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报告书,特别强调“学习社会”及“终身教育”两种理念,同时就滥用媒体状况发出了警告。此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内,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并陆续发展出许多教学模式及课程教材。我国的媒介教育起步较晚。就全国范围来看,普及和深入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才刚刚起步。
媒介素养教育的各国考察
(一)英国
英国是最早诞生媒介素养教育观念的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观念,由防御抵制大众媒体,过渡到认可并欣赏大众媒体所传递的大众文化,而后转变为破译、解码媒介内容的意识形态。20世纪80年代,英国才真正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它不仅仅强调操作层面的技术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了解媒体运用的机制、提高公民的“媒体识读”能力,指向终身学习的目的(党芳莉,2006)。目前,英国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已经包含了媒介素养教育,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