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谜语诗,认识“六、七”等5个生字,会写“八、十”2个字。 2.区分3组形近字。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尝试运用。
3.了解汉字“从上到下”和“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按规则书写汉字。 4.学习古诗《咏鹅》,背诵古诗。
5.阅读并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掌握2种笔顺规则。 教学难点:
区分形近字,掌握形近字的识记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范读谜语诗,理解诗意。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1)猜一猜。(师生互说)
师:听了老师读的这首谜语诗,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想到了许多树叶在空中飞,最后落到了水里。
师:可是树叶落到水里还是看得见的,大家看一下课文插图,继续猜一猜,这首谜语诗讲的是什么?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说的是雪花。雪花也可以在空中飞,它掉到水里就化了,看不见了。
师:你真棒!这首谜语诗的谜底就是“雪花”。
明确:“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看一看:教师展示雪花纷飞的动画,让学生感受画面,随机理解与“雪花”有关的词语,如“片、飞入、无数、飞入水中都不见”。
(3)读一读:老师领读,学生自主读、小组读、齐读,将谜语诗读准确。 (4)找一找:用笔圈出学过的数字。(在书上圈出)
(5)说一说、写一写:教师指生说出学过的字。(一、二、三、四、五)指名在黑板的田字格中书写“一、二、三”。
(6)学一学:请同学们在书上用“△”标出新的数字(六、七、八、九、十),并指名逐一说出,教师出示字卡。
(7)记一记:可以出示“六、七、八、九、十”的阿拉伯数字,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识记生字;还可以通过点数游戏、画画、与阿拉伯数字连线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
2.学写生字“八、十”。
(1)每个生字由几笔组成?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观察到的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2)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边看边听边书空。
八 先撇后捺,撇低捺高,捺在竖中线左侧起笔,中间留空。
十 先横后竖,横平竖直,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竖为悬针竖。 (3)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
3.读一读,猜一猜。
(一)
银线根根长又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看得见来摸得着,掉在地上却不见。
(雨) (二)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 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雪)
二、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人—天、口—田、日—目”)学生齐读,巩固字音。 2.引导学生观察3组形近字,思考:你从这3组字中发现了什么? (每组两个汉字都很像,每组第二个字比第一个字笔画多。“天”比“人”多两横,“田”比“口”多一横一竖,“目”比“日”多一横。)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如何区分这3组汉字?
生1:一个“人”伸直胳膊,头上顶着一块木板就是“天”;一人不变,二人为“天”。
生2:张开嘴巴就是“口”;“田”地中间有纵横交错的田埂。
生3:太阳有一个中心,所以“日”里有一横。人有两只眼睛,所以“目”里有两横。
4.做游戏,记汉字。
(1)教师选取10名学生上台,分别佩戴写有“人、天、口、田、日、目、一、一、一、十”汉字的头饰。
(2)将学生分为3组:第一组:“人、口、日”;第二组:“天、田、目”;第三组:“一、一、一、十”。
(3)第二组3个学生分别站到事先画好的3个大圆圈中。
(4)教师提问:每个圆圈只有规定的汉字才能走进去,现在还剩下两组汉字没有走进圆圈,大家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它们组合在一起?
(5)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自行组合,站到相应的圆圈中。
示例:人+一+一=天,“人、一、一”进“天”字圈;口+十=田,“口、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