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保险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鄂政发[2017]9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7.03.01 【实施日期】2017.03.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
(鄂政发〔2017〕9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权益、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 》(国发〔2016〕3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 》(鄂政发〔2016〕20号)精神,就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 1 / 3
应,确保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筹资互助共济、费用共同分担”,保障城乡
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权益。坚持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适度、略有结余”,实现制度可持续发展。坚持与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精准扶贫等制度和政策相衔接,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覆盖范围
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均纳入城乡居民医保覆盖范围,不受户籍限制。城乡居民不能同时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保,不得重复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三、基金筹集
(一)筹资方式。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按照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筹集。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给予扶持或资助。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稳定筹资机制。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资金由各级人民政府按规定比例分担,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城乡居民医保补助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二)筹资标准。以市(州)为单位统一制定具体的年度个人缴费和本级财政补助标准,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规定的筹资政策。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建立个人缴费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衔接的缴费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划分政府与个人的筹资责任,在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
(三)参保缴费。城乡居民参保实行年缴费制,原则上以家庭为单位参保,由所在村(社区)负责办理居民个人参保登记和缴费手续。在校学生、在园(所)幼儿原则上以学校(园、所)为单位集中参保登记缴费。缴费期原则上为当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享受相应的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在校大学生的待遇享受期各地可另行规定)。 2 / 3
新生儿父母任意一方参加省内基本医疗保险并按规定缴费的,新生儿可在其父母任意
一方参保地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免缴当年参保费用,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当年医保待遇,次年以新生儿本人身份参保缴费。
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统一由地税部门征收。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扩面征缴工作,避免重复参保,确保应保尽保。
(四)资助缴费。对特困供养人员、孤儿、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中经核定的特困家庭夫妻及其伤残子女,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所需个人缴费资金给予全额资助。
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资助缴费政策按《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意见》(鄂发〔2016〕6号)文件规定执行。
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
3 /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