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第一课时
班级 姓名 小组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陈子昂的生平。 2.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感情。 3.体会本文炼字艺术。 【学习重点】
重点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表达离情别意的。 【学习难点】 1.体会炼字艺术。 2.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陈 子 昂
1.唐代文学家。字______,梓州射洪(今属 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_______。有《陈子昂集》。
2.主张:改革六朝以来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 经》的“风、雅”传统,强调________, 提倡汉魏风骨。存诗100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38首和《登幽州台歌》。
3.地位:他的诗歌创作,是唐代诗坛从初唐向盛唐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白居易评价:“________________”
背景:请结合新坐标了解诗歌背景。 二、深入学习 一>初读诗歌
1、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在时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在空间上有怎样的流转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通过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感情?
二>再读诗歌
1、首联中哪两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2、请赏析颔联中的“绕”字。
3、颈联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情景?这两句诗表明了什么深意?
4、尾联中的“悠悠”、“何”有什么深意?
5、这首送别诗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6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每一联的场景。
三、迁移运用
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技巧。
精品文档 强烈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