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8 2:38: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减轻负担 提高素质

双柳街殷店小学

听了傅军老师关于当代中国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报告,感触很多,现就我校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一些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素质德具体做法。

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为:

(一)作业多,耗时长。

现在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非常多,常常到深夜仍不能完成。西安的刘峰先生因为自己的孩子写作业到深夜,而给老师写了长达11页的信,请求老师别留作业。刘先生说孩子才上小学,作业少、简单点的时候,写到九十点就能睡觉,但要是作业量大一些,有些难度,就得做到夜里十二点。笔者为了研究中小学生作业多、压力大的情况,曾在微博上发起投票调研。投票的题目是“假如孩子在小学每天作业做到十点,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截至目前共有65人参与投票,其中选择“孩子做不完也不管,让孩子到点就睡”选项的有21人(32%);选择“跟孩子一起做,抓紧替孩子做完作业”选项的有18人(28%);选择“跟学校交涉,要求以后少布置些作业”选项的有26人(40%)。从这个调查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小学生作业过多、耗时过长的情况非常严重,甚至有接近1/3的家长会选择替代孩子完成作业。由于过多的家庭作业,导致孩子严重缺乏睡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六大城市的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小学生睡眠状况不尽如人意,仅有1/3的小学生和不足1/4的初中生能够获得充足的睡眠。调查结果同时显示中小学生年级越高睡眠越不足,而课业负担过重则是主要原因。 (二)考试多,压力大。

现在的中小学生除了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还有许多模拟考试、小测验,让学生应接不暇,压力非常大。在成都中小学生学习能力调查中显示75%的中学生觉得学校的考试太多、压力太大。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校排名,提高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通过各种模拟测试、小测验来巩固学生的学习。考试越多,学生除了要完成很多家庭作业外,还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考试。随着年级的升高,考试越来越多,学生们幼小的肩膀上的担子便越来越重。

(三)教辅多,书包重。

现在我们随处可见中小学生的拉杆书包,很多年前就开始提倡“减轻学生书包重量”,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书包重量不仅未减轻,反倒有越来越重的趋势。上海市曾针对该问题做了一个量化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8公斤,书包重量最重达到5公斤,平均重量为4.2公斤,占到了体重的15.04%,但这仅仅是开学首日学生需要带的课本等物品,以后随着作业本和课外教辅的慢慢增多,书包的重量还会越来越重。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成绩,盲目地给孩子购买各种教辅,一些学校又因为与书商之间有着利益关系而忽略学生的承受能力,直接或间接地给学生增加教辅的数量,这样便导致了学生书包越来越重,而不得不使用拉杆书包。“拉杆书包”现象凸显了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四)培训多,休息少。

据统计,在西安市,暑假有48.6%的中小学生参加过培训班,其中小学生有64.4%、中学生有39.1%参加过培训班;在威海市的统计中,暑假时有80%的中小学生报名参加过至少一个培训班。由于中小学生在周末、假期要忙于参加各种培训班,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容易导致学生身心疲惫不堪、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周末和寒暑假本来是为了放松学生身心而设计的,但是现在许多中小学生都不希望过周末和假期,因为在周末和假期中,他们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培训班,不仅要参加文化课的学习,还要参加更多的所谓“兴趣班”的培训,这让他们完全感觉不到放假的乐趣,却只能感受到更多的疲惫。 (五)身心弱,承受差。

中小学生年龄较小,正处在心理承受能力的塑造阶段,而现在越来越重的课业负担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增添了过重的压力。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项调查表明,存在过重的心理压力的学生在中学生中的比例高达31%。①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快速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而且对于一个人的塑造最关键的就是中小学阶段,恰恰这个阶段也是中小学生身心较薄弱、承受能力较差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小学生需要的是相对宽松的环境和恰当的引导,而不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巨大的压力。 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探析

一些人认为,现在的孩子过于自私和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但是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们更应该找到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源,以及本质原因,而不能只是一味地责怪我们的孩子。中小学生原本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加之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认为自己的事情总是有父母去照料、有父母的庇护,内心形成一种依赖父母的惯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与父母期望产生冲突时,在没有父母可以依赖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不知所措的行为,易于偏离健康的生活态度;同时中小学生又要承受种种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外部压力,从而导致中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其承担的压力不成比例,造成中小学生更大的心理负担。现实中存在着许多造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心理压力巨大的原因。笔者对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与许多教育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这些原因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因此,本文更强调成因的外部性和系统性。 (一)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

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生活条件也日益改善,家长把对子女的教育成长放在首要位置。有些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为了子女成才,不管孩子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兴趣,就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弹琴、跳舞、书画等;晚上、双休日还给孩子请家教辅导,使其子女不堪重负。① 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好名次,又惧怕学校布置的作业不足以使孩子很好地吸收课堂知识,便从各种渠道买来大量的学习资料让孩子去做,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对于家长来说,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和担心孩子在今后的升学中遇到困难,从而导致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业要求越来越严格。又由于我国长期流行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加之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心理上也就提高了对孩子的要求,因此,学生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亲情之爱,无可厚非,但同时,父母这种主观施压与过分考虑,并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孩子本身的情况,没有考虑孩子的成长实质。破茧成蝶,自是令人羡慕的灿烂,但过多的爱与期望,正是那把提前剪开蝶蛹的剪刀,孩子如没有经历过自我抗争蜕变,稚嫩的翅膀又如何能迎接社会的大潮? (二)教师压力的传导形成学生课业负担。

在很多学校中,教师的工资、“业绩”是和学生的成绩排名紧密联系的。不少地方政府将对学校经费的投入和职称指标的分配与学校的高考升学率挂钩;为保持并扩大在升学率方面的优势,学校也把高考升学率直接与教师个人的奖金、职称等挂钩。为了在这种 “应试竞

争”中取胜,升学率较高的学校把预选指标硬性分配到教师,教师为完成任务而加班加点,针对高考进行大强度训练,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① 在学校这样的制度之下,教师的工作考核压力不断增加,很可能会出现教师增加学生学习的强度和难度,导致教师不断增加学生的作业量,不断补课和做教辅习题,为了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还会增加各种模拟考试。教师在压力之下的情绪难以控制,进而传导给学生的现象也很普遍,比如:学生成绩不好便斥责学生,或对学生采取冷漠这种“软暴力”,个别老师甚至会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当然,随着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越来越少,但是精神侮辱、精神歧视等变相体罚的情况却越来越多,而社会对这些却尚不够重视。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转型尚未完成。

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教育制度的改革,但至今,我们尚未完全从应试教育的教育制度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制度。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和新的考试办法在加重学生负担方面产生了最直接的作用。现行的考试制度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学前班起就把学生绑在了考试的战车上,束缚在分数的框框中,学生被浸泡在茫茫题海中,变成了分数的奴隶,承受着极大的心理负担。②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应当包括学校、教师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心理素养形成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情绪的调整,但是这恰恰是我们现在教育所缺失的。因此,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薄弱,则直接导致了心理压力的增加和负担的加重。 (四)教育产业化的畸形发展加重了中小学课业负担。

教育产业化原本是指将教育作为一种产业,通过教育投入,可拉动教育经济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功能和特性。然而,现在我国的“教育产业化”却背离了它的初衷。教辅出版商和书商,常常与学校进行一种利益交易。虽然表面上学校不再为学生购买教辅,但却通过其他的方式间接地使学生购买指定出版社或者书商的教辅资料,例如学校的作业会指定某本教辅或者考试题目出自某本教辅等。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既是出版商、书商与学校之间的一种利益交易,这样的利益交易最终的受害者则是我们广大的中小学生。各种教辅资料给中小学生造成了更大的课业负担,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进一步恶化。 (五)教育评价权与行政权尚未分离。

教育评价权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的“指挥棒”。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教育质量的监测、评估、排名等,涉及了对于师资及其他教育资源的调配和建设,但是教

搜索更多关于: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 的文档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素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jp8t3cv183ibqw7sip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