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说课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8 20:10: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8. 《童年的水墨画》说课稿

《童年的水墨画》 是一篇儿童诗,本节课是一节新授课,我采用 小组汇报,小组讨论的形式 ,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 的带来的快乐反复朗读,由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同时,通过学生的 收集和自己的亲身经历, 练习说话, 写话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 力,尽可能地使语文学习综合化。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2、反复朗读,由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感 受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 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儿童生活 的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三、前置性作业

我在本节课设置了五个前置作业: 1、把《童年的水墨画》这篇课文读给你的家人听。读给家人的 目的是让学生认真的去读, 并让家长给与指导, 把课文读到流利正确。

2、你在这篇课文中有认识了哪些字、词朋友呢?

生字: 生词:

3、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个片段?相信总有打动你心灵深处的地方。

为什么?

1 / 7

4、追寻童年的记忆,用我们手中的笔。写一写,画一画。可以 是自己童

年的趣事, 也可以是童年的梦想。 还可以是搜集来别人的童 年的趣事。

5、搜集《水浒传》的知识

四、设计流程:

课前背古诗,让学生介绍有关童年的感悟。 结合生本教育的课堂环节即课前预习、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我 在这节课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歌曲导入 我选择了歌曲导入课题的办法,请学生汇报前置预习中的思考。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选择一组选一人汇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既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实也是对 生本教学前置作业的检测训练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并对课文初步掌 握的情况。

(三)理解诗意,放飞想象

“以读引读、读说结合”是生本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之 一,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个片段?相信总有打动你心灵深处的地方。 为 什么?,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最能引起自己思考、 震撼自己心灵的地方, 细细的读,慢慢的品,联系实际。放飞想象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交 流汇报中, 我采用了先请一个小组发言, 其他同学或小组补充说明的 方法。根据生本教育的特点, 学生就之前没有提到的或提到但观念不 同的可以补充展示, 有深入认识的也可以补充, 如果有的小组与前一 组同学找的亮点地方不一样, 也可以就自己的亮点进行展示发言, 其 他小组或同学在进行补充, 这样的设计不仅解决了时间问题, 并且也 使每个小组、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空间真正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 位,学生在交流对《水浒传》的了解,目的是让学生做到以读引读的

2 / 7

目的。

(四)拓展延伸,快乐练笔 这一环节,读写结合,读画结合,生本教育的阅读教学提倡“读 写结合,以读引读”,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而发想到自己 童年的趣事,童年的梦想,搜集名人的童年的趣事,让学生有所看、 所读、所经历的在小组内交流。 这一环节即让学生读了、 看了、想了、 说了、同时也写了,我想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的懂得课文的意义所在, 那怕是一句话也好,同时也达到了生本的教育理念。读写结合。以读 引读的目的。

(五)小结、布置实践作业。

生本教育重视语言实践, 由课内引向课外, 从学生感兴趣的办一 次以“儿童诗” 为主的手抄报活动。目的让学生学会真正的生活的方 法。其实更是这一节课的理论深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实践的过程。 第 18 课

请认真听读,思考问题。

1、作者把五星红旗想象成什么?

2、怎样理解“飘呀飘,看见红旗迎风飘,妈妈拉着我们赶紧去安家。

这句话的意思?

原文:

洗澡

我是一个顽皮的星孩子, 爱在银河里洗澡。

一天, 妈妈不在家, 我叫上三个小伙伴。

偷偷摸摸去洗澡,

3 / 7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jw1x9y2va9d31q9p63i6j6mw9sjhs00dq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