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三科学-中考科学模拟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6 12:24: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4年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中考科学模拟试题

考生注意:

1、 全卷满分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 :35.5 Na:23 Ca:40 C:12 4、 g=10牛/千克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

1、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初中科学实验操作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的验满 B.倾倒液体 C.检验气密性 D.测定溶液PH值 2、下列同一选项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 ..

A C 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 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B D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通过亮度来判断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 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判断磁性强弱 3、下面四个图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饮料上升到嘴里是吸力的作用 B.图乙,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图丙,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D.图丁,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的是( )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B C D NaCl 固体 KNO3 溶液 NaCl 溶液 N2 泥沙 Ba(NO3)2 Na2CO3 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滴加适量K2SO4溶液、过滤 滴加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 通过红热的铜丝

5、右图的a、b、c表示生命科学层次,已知c包含b,b包含a,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若a代表被子植物,b可代表种子植物,c可代表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 B.若a代表呼吸作用,b可代表光合作用,c可代表新陈代谢 C.若a代表基因,则b可代表DNA,c可代表染色体 a b c D.若a代表氧化物,则b可代表化合物,c可代表纯净物

6、“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地球气候变化。2013年3月23日8点30分,16 雷峰塔景区、西湖音乐喷泉等的灯光熄灭了??。在这一瞬间,为杭城省电2.5图万千瓦时。

“千瓦时”是下列哪个量的单位 ( )

A.电功率 B.电压 C.电流 D.电功 7、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如图(其中“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 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8、下列各组各有两种物质,它们的化学式和所属的物质类别都正确的一组是 ( )

物质1 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 物质2 名称 化学式 物质类别 碱 酸 金属氧化物 碱 ”和“”分别表示

非金属单质 氧化亚铁 A 氮气 N Fe2O2 硝酸 B 碳酸钠 Na2CO3 盐 HNO3 五氧化二磷 P2O5 C 硫酸钾 K2SO4 盐 金属单质 氢氧化镁 D 锰 Mm Mg(OH)2 9、实验前恰当处理实验用品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需先将试纸用水润湿 B.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用烧杯需要干燥 C.做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铁丝需要用砂纸打磨

D.进行过滤操作,需先将滤纸折成圆锥形后放在漏斗中润湿使之紧贴漏斗内壁 10、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 “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③“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11、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氯化钾溶液 碳酸钾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锌粉 铁粉 加入适量氯化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氢气 氯化氢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过量浓硫酸 12、下列都是教材的实验,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

甲 氢氧化钠潮解实验 乙 生石灰放入水中实验 丙 改变内能的实验 丁 影响电热因素的实验

A、甲中氢氧化钠潮解说明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

B、乙中生石灰放入水放热说明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了 C、丙中瓶塞跳起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丁中玻璃管上升高度不同说明电热的多少与电阻大小有关 13、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

① HNO3和Mg( NO3)2的混合溶液 KOH溶液

② Ag—Zn合金 稀H2SO4

③ 久置空气中的铝片 稀盐酸

④ 含有Na2CO3的NaOH溶液 稀HNO3

⑤ HCl和H2SO4的混合酸 Ba(NO3)2溶液

A. ①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⑤

14、已知复分解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可进行。在常温下,测得相同浓

序号 甲 乙 度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 溶质 pH CH3COONa 8.8 NaHCO3 8.6 Na2CO3 11.6 NaClO 10.3 NaCN 11.1 表中数据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成立的是( ) .

A. CO2 + H2O + 2NaClO = Na2CO3 + 2HClO B. CO2 + H2O + NaClO = NaHCO3 + HClO C. CH3COOH + NaCN = CH3COONa + HCN D. NaClO + CH3COOH = HClO + CH3COONa 15、为了节约时间,小聪想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同时得到两种物质,则下列选项中不能实现的..

是( )

A.H2、O2 B.Mg(OH)2、Na2SO4 C.NaOH、FeCl3 D.BaSO4、Cu(NO3)2

16、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 ..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氯离子,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17、图是重要的知识载体,如图所示为科学教材中的四幅插图。下列对图中部分信息的解读

说明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根据图中开关的位置,可知图中左边插孔应接零线

B.乙图:说明了可以利用左手螺旋定则来判定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 C.丙图:可以利用电磁铁的特点制作电铃 D.丁图: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18、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 D. 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19、如图所示,杠杆OA的B点挂着重物G,A端用细绳挂在圆弧EF上,此时OA恰成水平,且A点与圆弧形架EF的圆心重合。当绳AM的M端从E点缓慢滑到F点的过程中,绳对A点拉力的大小将( )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变大 C. 先变小再变大 D. 先变大再变小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S1、S2同时闭合时,电

流表示数是0.3A,电压表示数是9V。若两表位置互 换,当S2闭合S1断开,电流表示数是0.2A时,则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VS1R1S2R2 A、电压表示数仍是9V B、R1的阻值是30Ω 图5C、R2的阻值是45Ω D、R2消耗的功率为0.6W 二、简答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如图所示为“iPad”的充电器,参数标有5V 2.1A,表示充电电压是5V,最

大输出电流2.1A,电板充满电所储存的电能是113400J。充电时的能量转换是电能转化为 能。若“iPad”充电时以最大输出电流充电,要将空电板充满电需 小时, 小明觉得充电时间太长了,他想为什么苹果公司在设计时不把最大输出电流提高呢?这样可以实现快速充电,

于是他请教了科学老师,老师告诉了 他一个信息,影响锂电池寿命的最大杀手是电板发热,小明恍然大悟,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 22、如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1)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丙是生成物,甲和乙是反应物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一定是化合物 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23、如图所示,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此时物体所

搜索更多关于: 初三科学-中考科学模拟试卷 的文档
初三科学-中考科学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jwqr7ea1r507xn0vyq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