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流程
学校成立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领导小组,建立学校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基本制度,并明确各方的基本职责。在此基础上,制定规范完整的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标准工作流程。 一、 总体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环节: (一) 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认识与预防环节 (二) 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完整应对环节 (三) 严重校园暴力事件的处罚与移交环节 二、 工作流程
主要遵循的原则是:“防于未萌——克于方萌——治于初萌” 三、 各环节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一)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认识与预防环节
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最为重要的是要做到“防于未萌”, 即将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 彻底遏制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展。“防于未萌” 需提高全体师生对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认识, 培养全校师生发现潜在的学生欺凌和暴力因素的能力, 构建“无欺凌校园”。 1. 提高全校师生对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认识
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最有效的方式是, 从根本上提升师生对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认识, 发自内心地反对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 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全体师生对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认识, 主要通过学校活动、师生培训和家校合作等途径来实现。
2
2. 培养全校师生发现潜在的学生欺凌和暴力因素的能力
在全校师生认识并意识到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严重性的基础上, 学校还需要培养全校师生发现可能演变为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潜在因素的能力。具体来说, 一方面应更多地关注一些可能卷入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学生, 另一方面要细心发现一些可能发展成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冲突与矛盾。 3. 计划并构建“无欺凌校园”
只有构建“无欺凌校园”, 学校才能有效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无欺凌校园” 由和谐的、平等的、友善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构成。“无欺凌校园”是学校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的终极目标。 (二)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完整应对环节
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应尽量做到“防于未萌”, 但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发生往往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措不及防, 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做到“克于方萌、治于初发”, 并在欺凌得到制止后做到“抚于事济”。当教师发现学生间发生了欺凌萌芽或者欺凌事件时, 必须立刻对事件性质做出判定, 同时向学校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领导小组进行汇报。在事件被判定为学生欺凌萌芽或欺凌事件时, 教师需要在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领导小组的配合下立刻对事件进行干预和处置。事件得到处理后, 防治学校欺凌和暴力事件领导小组还需要对事件进行善后的处置以及对全校学生进行追踪的辅导。这样,学校在应对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时, 就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处置与应对流程。 1. 报告与判定阶段
2
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报告与判定阶段, 教师需要对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经过进行全面的了解, 然后基于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特征对事件性质做出初步判定。 2. 干预与处置阶段
在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阶段, 学校和教师需要对不同性质的事件采取不同的干预与处置策略。 3. 善后与追踪辅导阶段
善后与追踪辅导阶段的重点在于恢复学校的正常秩序。主要办法是对涉事学生以及全校师生进行持续的追踪教育与辅导。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领导小组需要制订详细的学生欺凌和暴力善后恢复计划, 包括对被欺凌者的安抚与保护, 对欺凌者的教育与辅导及对全校师生的集体教育。如果有需要还应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对相关师生进行心理辅导。最后形成完整的学生欺凌与暴力事件善后恢复报告, 呈交教育管理部门备案。 (三)严重校园暴力事件的处罚与移交环节
一些校园暴力事件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如导致师生伤残伤害甚至死亡、发生大规模的持械群殴造成师生严重的人员伤亡等。此类校园暴力事件情节严重, 需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并且需要公安和司法部门介入进行处理。
1. 校园暴力事件处置流程(见图示1)
2
发生校园暴力事件
立即现场制止暴力行为
带领师生有序离场、救治并转送伤员
公安机关介入处理,通知学生家长
学生欺凌与暴力事件领导小组确定善后恢复计划
对受害者进行慰问和保护 对全校师生实施专业的心里辅导 做好善后恢复记录以及学校安全整改方案 图示1
2. 各阶段处置流程:
? 现场处置阶段: 发生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 班主任和教师要进行现场应急处理, 立即制止事件, 确认伤员情况, 及时救治伤员并保护事故现场。
? 事件处置阶段: 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领导小组判定为校园暴力事件后的三天内, 需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商议并形成对校
2
园暴力事件的具体处置意见。视情节对施暴者进行停课、记过等处分, 对被施暴者进行救治和保护, 并与涉事学生家长沟通协商。对于情节较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 学校应立即通报警方, 并征询公安和司法部门意见进行处置, 维护当事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 善后辅导阶段: 针对施暴者、被施暴者和围观者制订善后恢复计划并实施追踪辅导。对偏差行为严重的学生, 校方无法胜任辅导工作的, 需转入专业的心理机构、医院或专门学校进行矫正与辅导, 学校应持续关注学生的后续矫正与辅导情况, 填写校园暴力事件处置总结报告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份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