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散文阅读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0:36: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考散文阅读第一讲(江苏版)

知考题,明方向

【考点分布】2016--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分布

2016-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散文阅读考点分布表 文题 分值 《秋山寻野》 (18分)(2019) 内容 梳理 17. “野”,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2分) 内容 理解 句段 作用 21.请对 文章的第④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3分) 21.请你对文章第一段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5分) 20.请写出你对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21.“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 (5分) 词句 含义 语言、手法赏析 心理 情感 意象 品析 主旨 意蕴 19.品析18.寻野语言。 过程中,(6分) “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19.品析 语言。 (6分) 22.引 用童谣和“巷巾滤酒”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4分) 《野菊花之恋》 (17分)(2018) 《香山野桃悄然开》 (15分)(2017) 18.填出句中 “为之感动”的原因。(3分) 18.用原 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升华的过程。 (3分) 19.从修 辞角度,赏析A、B句 (4分) 20.(1)描写方式(3分) 20.(2)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 (3分) 21.“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 (5分) 《三角梅》 (17分)(2016) 17。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4分) 19。“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为什么(2分) 18。本文 ②~⑤节写了什么?起什么作用?(2分) 20。从描写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5分) 17。写出 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4分) 21.说一说你对文尾“奥秘和潜能”的理解。 (4分) 【考查要点】

中考散文阅读考查要点: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出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顺序,把握散文线索,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中心句、点睛句、过渡句、抒情句、哲理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借助常用的修辞知识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对散文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在对作品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文本,在文本特定 的指向性基础上进行解读。

【命题规律】

散文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最常考的一类文体。《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中提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

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涉及散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概括文章主题。

(2) 理清文章脉络,即弄清文章的线索和顺序。

(3) 品味文章语言在散文阅读中,语言方面是一个大的考点,它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如: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分析关键句或哲理性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等。

(4) 分析技巧作用。文章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5) 检测探究能力。这类考题比较开放,属开放性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再创造能力,常见题型有:仿写、续写、谈感受等。

【命题趋向】

结合考纲要求和新课标精神,考生在备战2020年中考时应特别注意: 1、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 2、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

3、对学生的语言表述、思维创新等方面能力的要求将会更高。命题呈现形式仍是以主观题为主,但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阅读感悟的开放型试题会增加。

【知识疏理】

一、散文简介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二、散文的特点

(一)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二)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三)语言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三、散文的分类

散文分类一览表 散文类别 写景 状物 散文 写景散文 文体特点 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用景物描绘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描摹刻画具体物件,使物象与情思完美结合,托物寄意或赋予其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移步换景 动静结合 教材示例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从盼春到绘春再到赞春,主要是自下而上描绘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图画,借大地回春、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写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状物散文 象征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托物言志 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一篇状物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记叙 描写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于1926年在厦门大 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 写人叙事散文 叙事中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议论 象征 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裹脚、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之情。另外,文中热烈赞颂藤野严九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永久的生命》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先谈生命的易逝,再谈生命的永久,最后高唱生命的凯歌。启示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本质:① 生命虽然卑微、柔弱,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② 道路曲折,但生命强大、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③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等等。 议论说理散文 四、散文的结构形式和线索

散文的结构形式和线索一览表

结构线索 结构形式 类别 静赏式 参游式 象征式 怀念式 叙史式 线 索 事物线索 人物线索 事件线索 情感线索 空间线索 示意、示例 景点概述 景点静赏 景点联想 进入景点 依次欣赏 赏景联想 离开景点 物的描述 物的性格 由物及人 表达志向 睹眼前景(人、事) 思从前景(人、事) 抒怀念情 一语通篇 追述史实 抚今而感慨抒情 茅盾《白杨礼赞》以“不平凡”的白杨树为物线,以“不平凡”为情线。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以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为线索。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就以“这件小事”为线索。 《雨的四季》就以对雨的爱恋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为抒情线索。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以时间空间的变换

搜索更多关于: 中考散文阅读一 的文档
中考散文阅读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kkot32vax6trx01723y3gzju6vsv000dj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