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 题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基础目标) 2.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升目标) 教学重点
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 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目标认定、自主学习
1.范围:大体位于 、 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 一线以北,东临 海和 海。
2.地形:以 和 为主。东部有广阔的 平原和 平原;西部有 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 带和 带,大部分地区属于 。大部分属于 (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 二、合作探究、共同提高
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读下图(课本P10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完成活动
归纳: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 带和 带,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夏季。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 为 毫米,属于 。降水季节分配 ,主要集中于 季。 小结: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春季节多沙尘暴。由于受纬度
1
自然特征与农业1 校区审核 课 型 新课 学习时间 执笔人 第 周第 导学稿 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北方地区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请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完成5、6两题。 【北方地区的农业】
5.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种植 等粮食作物,以及 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找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在书中做标注) 请学生发言进行展示。
(小结)北方地区具有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夏季雨热同 期等发展农业生产大的优势,但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有极大的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
阅读课本P12图6.8,探究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完成活动P12活动 请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及时进行反馈总结。
(小结)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春季降水极少;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 麦返青,农田用水量大;华北平原河流较少,水量小;华北平原耕地多,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由于这些原因导致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调节降水的空间变化、修建水库调节降水的时间变化等措施解决华北平 原的春旱,但是从长远来看,发展节水农业才是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教师讲评点播 四、课堂检测 1.北方地区东临
A:渤海和黄海 B:东海和南海 C:黄海和东海 D:渤海和东海 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A:平原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 4 .下列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2
5. 为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大开采地下水 B 跨流域调水措施 C 兴建水库 D 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6 .华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B.滑坡和泥石流C.台风D.干旱 7.读图完成。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山脉:A ;B ;E ; 地形区 C ,有“ ” 之称; D ;E 和F 又常被称“ ”,F地形其特点是 ; 濒临海洋G ;H 。 (2)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 , 粮食作物以 、 、 为主, 经济作物有 、 、 。
五、小组内合作交流
六、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教学反思: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