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
析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岳麓版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西周记录历史的主要形式是史官“记注”,目的是将过往历史书于竹册。现于后世。战国时期,“诸子书,发摅己意,往往借古事以申其说”。从史官记注向诸子撰述的转变 A. 推动了中国封建史学的确立 C. 强调了对历史真实性的探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往往借古事以申其说”可知由史官记注向诸子撰述的转变体现了历史记录服务于对治世思想的解读,故选D项;推动了封建史学的确立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B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排除。故选D。
2.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圆钱来源于纺轮或玉璧,成为战国后期北方各国的流通货币。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 A. 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差异性 B. 商品经济活跃推动货币产生 C. 铸币形制体现古人的智慧 D. 各诸侯国借助货币推广农具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先秦时期的金属铸币,形制上来源于刀、铲、纺轮或玉璧等生产生活用具,与当地的自然社会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铸币形制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直接关系;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货币的产生;D选项表述错误,
B. 开启改造历史事实的先例 D. 服从于对治世思想的解读
各国使用货币与推广农具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秦朝文书由各机关专门部门进行管理,设有吏、令史等专职文案工作人员,负责拟制誊写、签押用印、负责人判署、投递驿传、移交和保管等。这反映出秦朝重视 A. 维护君主至上权威 B. 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 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 保障政务有效运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朝文书由各机关专门部门进行管理,有利于政府文书的流转和保管,保障政务有效运行,故D正确;材料信息与维护君主至上权威、防止地方势力膨胀无关,排除AB;材料信息与监察制度无关,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秦朝文书由各机关专门部门进行管理”“负责拟制誊写、签押用印、负责人判署、投递驿传、移交和保管等”,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4.在汉末兼并战争中,曹操因控制了汉献帝,使舆论大多倒向他这一边。如袁绍举兵攻曹操时,其谋土沮授认为:“曹操是兴义兵、奉天子顺义而为,袁绍攻曹乃是‘兴无名之师’的不义之举。”这反映出当时 A. 曹操是传统文化捍卫者 B. 兼并战争不得人心 C. 儒家君臣伦理影响力强 D. 主流思想受到冲击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曹操奉迎天子在舆论上取得了胜利,争取了士大夫的归心,威慑了对手,使自己师出有名,这反映出当时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儒家君臣伦理影响力强,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曹操奉迎天子的目的是为其争霸服务,并非捍卫传统文化;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曹操利用传统君臣伦理思想争取舆论支持,并未反映兼并战争不得人心;D选项错误,曹操奉迎天子符合传统的君臣伦理思想,不能反映出主流思想受到冲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唐宋元版画插图主要应用于佛经,科技、医药和方志类书籍。明代中后期开始,版画插图流行于通俗文学戏曲和小说中,各大书坊将插图作为竞争的强有力手段,以至于形成几乎无书不图的局面。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儒家思想影响
B. 市民阶层壮大
C. 雕刻技术进步 【答案】B 【解析】
D. 小农经济发展
【详解】版画插图流行于通俗文学戏曲和小说中有助于迎合日益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故选B项;版画插图的增多并不能体现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A;雕刻技术的进步和小农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版画插图增多的主要因素,排除CD。故选B。
6.唐代的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分工细密,职责明确;元代的御史台成为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平行机构;明初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和中书省,大都督府并列,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互不统属,分别对皇帝负责。御史台的演变反映出 A. 监察事务的专业化 C. 监察机构的独立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分工细密,职责明确”、“平行机构”、“互不统属”等信息可知体现了监察机构的独立性,故选C项;根据材料内容并不能体现检察事务的专业化,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监察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力膨胀和检察官员地位的提高无关,排除BD项。故选C。
7.明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进出口商船的登记、纳税、收买舶船带来的货物,具体的商务则由“官设牙行与民贸易”。隆庆之后,牙行由纯粹的买卖中介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牙行的出现
A. 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管控 B. 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繁荣 C. 反映出传统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松弛 D.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B. 监察机构权力的膨胀 D. 监察官员地位的提高
【详解】由材料信息“官设牙行与民贸易”“成为包销外国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出口贸易的商业团体”可以看出明政府设立的牙行主要负责管理对外贸易,这体现了明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的管控,故选A项;政府对中外贸易的严格控制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说不上繁荣,故排除B项;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的是对外贸易,不能体现反映出传统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松弛,故C项错误;政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政府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对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限制作用,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排除D项。 8.下表是对清初内阁职权的统计。据此可知,清初内阁
的
一 二 三 备顾问,遇到重大问题给皇帝出谋划策 草诏,替皇帝起草重大诏令 票拟与批答,协助皇帝处理内外臣工的奏折 筹备、组织大典,凡皇帝登极,册立皇后、太子,祭祀天地等朝廷大典,都由内阁负责安排,并四 撰写诏书、册文、祝文等 收存重要档案,官员上奏的题本,朱批后的红本、揭贴、起居注册、各朝实录、抄录的上谕等重五 要档案,均由内阁负责收存、保管
A. 政治地位等同于宰相 C. 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中的内容主要负责一些无关政务决策的事务,说明其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故选C项;内阁只是秘书咨询机构,在政治上并不能等同于宰相,排除A项;根据“筹备、组织大典,凡皇帝登极,册立皇后、太子,祭祀天地等朝廷大典,都由内阁负责安排”可知“并不具有自主性的权力”的说法有误,排除B项;内阁并不能直接辖制中央六部诸司,排除D项。故选C。
9.在中国古代反侵略战争史上,中国官兵战胜侵略者多次被说成是得到妈祖的“神助”如明万历三十二年沈有容驱逐荷兰侵略者、明永历十五年郑成功东渡收复台湾。有学者写诗赞颂妈祖:“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可见,妈祖信仰广为流传是因为 A. 民众思想迷信落后 B. 其蕴含保国卫民的精神 C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D. 历朝统治者的大力倡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中国古代反侵略战争史上,中国官兵战胜侵略者多次被说成是得到妈祖的‘神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把古代历史发生的中国官兵战胜侵略者说成妈祖的神助并广泛得到传播的主要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
B. 并不具有自主性的权力 D. 直接辖制中央六部诸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