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作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7 10:04: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的简单句子并用动作反应;1岁之后按成人指令动作的能力更加增强;2-3岁儿童开始与成人交谈,喜欢听成人说儿歌讲故事并能学习生动有趣的歌谣;4-5岁孩子能和成人自由交谈,提问等。

10、幼儿语法教育途径:(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清楚完整的表达能力。(2)用口头造句的形式培养幼儿说完整句。(3)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说完整句的积极性。

四、论述题要点

1、0----6岁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列表 0----2个月:哭

2----3个月:不自主地发音“啊”、“咿”、“喔”。 1岁左右: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 18个月以后:用一两个字代表较多的含义的单词句。

3岁:基本掌握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词汇量增加快,实词增长迅速。

4岁:能清晰地谈话,词汇开始丰富,能独立地讲故事或叙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有时讲话会断断续续。会根据对不同对象的理解水平调整自己的语言。

5----6岁:表达能力明显提高时期。在与成人或同伴的交谈中,能根据别人的言语调整谈话内容。看图讲述能力明显提高。阅读兴趣显著提高。

2、2001年我国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充分体现了我国幼儿语言教育近年来改革发展的趋势。(1)强调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重视儿童语言运用的要求,认为发展儿童语言运用的关键不是让幼儿强记大量的词汇,而是要引导幼儿“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明确要求幼儿园应当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等。(2)重视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纲要》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早期阅读”和“早期识字”不宜等同,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是自主阅读能力。3----8岁是儿童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3)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内涵包括三方面:满足幼儿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创设幼儿开放而平等的语言学习环境、鼓励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

3、丰富幼儿的词汇。小班:学习运用能理解的常用词;中班:掌握的词汇量要大幅度增加,质量上也要有明显的提高;大班:在巩固中班已掌握的词汇的基础上,要大量增加幼儿掌握实词的数量并提高质量。

《儿童语言教育专题》综合练习二

点击数:3892014-12-31 09:21:10 一、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内涵、类别和特点。 2、简述什么是谈话活动。 3、简述谈话活动的特点及作用。 4、简述谈话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区别。 5、什么是讲述活动,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教师在设计看图讲述提问时应注意什么?小、中、大班的提问各有什么不同? 7、怎样确定儿童生活经验讲述的主题?教师应如何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 8、情境讲述教学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在引导儿童讲述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二、设计题

1、围绕一个作品,进行语言文学网络活动设计。

2、分析一个故事,设计出教师引导学前儿童理解故事的主要层次提问。

3、结合具体的作品,谈谈教师应怎样引导学前儿童理解诗歌,并设计出引导学前儿童仿编环节。 4、设计一个幼儿园故事教育活动方案,重点体现幼儿编构环节。 5、设计一个幼儿园诗歌教育活动方案,重点体现幼儿仿编环节。

6、选择某个幼儿园三个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分析幼儿谈话活动的目标,并制订相应的谈话活动的目标。

7、任意找一篇现成的谈话活动方案,写出教案评价。

8、分别根据在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调查分析,写出谈话活动的教案,并写出教案中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9、设计一个语言专题谈话活动的方案。

10、制定看图讲述、情境讲述、实物讲述、生活经验讲述设计各一份。 三、实践题

1、调查10所幼儿园,了解该园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现状。 2、在学习小组内模拟试做一次语言专题谈话活动。 3、尝试设计制作一个可能投放在语言区的材料。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内涵: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2)类别:具体包括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儿童生活经验故事、儿童小说、成语故事、笑话、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绕口令、谜语、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的作品。(3)特点:教育性、文学性、浅易性、趣味性。

2、谈话,是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活动。学前儿童谈话活动是培养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

3、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特点:(1)学前儿童谈话活动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包含三层意思:幼儿对中心话题具有一定经验基础,可以就谈话主题有话好讲;有一定新鲜感;有趣的话题常常与幼儿近日生活中共同关心点有关。(2)学前儿童谈话活动具有多元的信息交流环境条件,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谈话活动的语言信息量较大。二是幼儿交流的对象范围也相对较大。三是谈话活动的语言交流方式较多。(3)学前儿童具有宽松、自由的交流语境、交流气氛。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不要求幼儿统一认识,允许幼儿根据个人感受发表见解。其二,不特别强调规范化语言。(4)学前儿童谈话活动具有较丰富的、感兴趣的谈话素材。参观、游览、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教育活动、游戏、电影或电视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5)学前儿童谈话活动中教师往往起间接引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用以间接引导的方式出现,他们往往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谈话,间接引导往往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得以体现。第一,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引导幼儿谈话的思路,把握谈话活动方式。第二,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幼儿做隐性示范。如自己喜欢的地方以及喜欢的原因等等。谈话时交流内容的方法。

4、学前儿童谈话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区别:(1)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的区别(2)谈话活动与日常交流的区别(3)谈话活动与科学领域的“总结性谈话”的区别

5、含义:学前儿童讲述活动让儿童凭借一定的讲述对象,在相对正式的语言环境中独自完成的语言表达活动。

特点:讲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凭借物。讲述活动有相对正式的语境。讲述旨在锻炼一种独白语言。

6、设计提问注意以下四点:提问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提问要有顺序;提问要有启发性;不同年

龄班,提问的要求应不同。小班提问应具体明确(如图上有什么、是什么等),儿童看了图能够回答。具体的小问题一个个的问,启发儿童讲述图中人和事物的名称以及角色的主要特征、动态和简短的对话。中班逐渐增加旨在要求儿童对图片内容进行简单描述的提问(如是什么样、怎么做等),帮助儿童讲清图中人及事物之间的关系,鼓励儿童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图中同样的人或事物。大班可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也可设计一些较概括的主要问题(如为什么、说明了什么等),还可提雨鞋与图片内容有必然联系但在图片上没有表现出来的事物,让儿童思考和回答。

7、教师必须根据本班近期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和印象深刻的主题,这个主题最好能反应儿童共同经历过得事情,如“快乐的六一儿童节”等。也可以谈个人生活中有趣的事,如“我最喜欢的玩具”、“最高兴的一件事”等。讲述的主题一般都是围绕某些事、某个人、某项活动进行的。

儿童生活经验讲述的内容来自他们生活经验范围内的认识。参观游览、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教育活动、游戏、电影、或电视等皆可为儿童讲述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各种机会,创设各种教育环境,引导儿童关心周围事物,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帮助儿童积累各种生活表象。

8、情境讲述教学前应做准备工作:选择内容、组织排练、准备道具,布置场景、设计活动计划及提问。 (一)引导儿童讲述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儿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介绍角色、场景、引起儿童兴趣;引导儿童观看表演,完整表演或分段表演,并根据表演的内容启发性的提问。其次是引导儿童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表演内容。再次是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最后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二、设计题参见课本中的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

《儿童语言教育专题》综合练习四

点击数:4212014-12-31 09:23:53

一、填空题

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既包括 的语言教育内容,也包括 的语言教育内容。

2、学前儿童语言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

是 、 、 。

3、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特点是讲述活动有 、讲述活动有 、讲述旨在锻炼一种独白语言。

4、学前儿童阅读活动内容包含三个方面的阅读经验,即前图书阅读经验、 经验、 经验。

5、幼儿园 的设置与利用,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能够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如图书角、视听角、表演角等等。

二、简答题

1、简述0—3岁儿童语言教育的原则。

2、简述《纲要》如何体现我国幼儿语言教育近年来改革发展的趋势。 三、材料分析题

分析材料1,设计出教师引导学前儿童理解诗歌的三个层次提问,包括描述性提问、思考性提问和假设性提问。

材料1:儿歌《逗蚂蚁》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黄米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什么碗?烂泥碗。 吃不了,往回搬, 哼哟哼哟搬得欢。 四、方案设计题

根据材料2,设计一则语言教学游戏活动方案。要求:

1.设计应符合语言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2.方案结构完整,包含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 3.按照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步骤列出活动过程每一环节的要点。

材料2:中班幼儿听说游戏语言教育目标: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説简单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

五、活动评析题

阅读材料3,写出谈话活动的教案评析。

材料3:语言谈话活动:“快乐的五一长假”(大班) 活动目标

一、知道交流中的听说轮换,知道将围绕中心话题所画的内容用语言同同伴进行交谈。 二、乐意参与到围绕“快乐的五一长假”的谈话活动中去,能按老师的要求,围绕中心话题绘画并交流。

三、学会耐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能清楚地同他人交谈自己“五一”所去地方的特色及其感受。

四、通过谈话交流,了解本地区的旅游景点,丰富爱家乡的情感经验。 活动准备

一、幼儿过“五一”期间的各种照片及相关景点或场所的资料图片、宣传广告等。 二、各种“五一”节期间的纪念品。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幼儿谈话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请大家看看我们的教室展出了小朋友带来的很多‘五一’节的纪念品和照片。大家自由地看看,边看可以边向你身边的朋友介绍一下:这个‘五一’节你去了哪里,你和谁去的,有什么好玩的,在那里发生了什么开心的、难忘的事情。相互说一说。”

二、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1、幼儿个别自由交谈。

请幼儿在活动室观看“快乐五一”的相关资料和纪念品,激发幼儿对 “快乐五一”的回忆和谈话兴趣。

幼儿边观看展品边围绕“快乐的五一长假”自由交谈,教师以平等的交谈者参与幼儿的谈话交流。

2、分组自由绘画交谈。

搜索更多关于: 作业 的文档
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kyuq8pue29y6ym8c7oz9pugm7qnnb00f6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