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化学 专题3 常见的烃专题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选修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0:35: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L。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则烃A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n(C)∶n(H)=0.2∶1.2∶(1.2×2)=1∶6∶12,则烃A的分子式为C6H12。(2)生成CO2、H2O各3 mol,则消耗A为0.5 mol,0.5 mol×84 g·mol=42 g,消耗O2体积4.5 mol×22.4 L·mol=100.8 L。

答案:(1)C6H12 (2)42 100.8 (3)

-1

-1

(4)

14.(7分)A、B两种有机物都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存在下与过量的H2反应均生成2

甲基丁烷;每1 mol A、B均可以与320 g溴完全反应,A反应后生成物中溴原子分布在

4个碳原子上,B反应后溴原子分布在2个碳原子上。则A、B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Br2)=

320 g

-1=2 mol。由于1 mol A(或B)可以与2 mol Br2完全加成,

160 g·mol

甲基丁烷。由1 mol 2

甲基

所以1 mol A(或B)与2 mol H2完全加成才能得到1 mol 2丁烷分别从相邻的C原子上减去2 mol H2便得A(或B):

由于A与Br2加成后,Br原子分布在4个C原子上,所以A为二烯烃;由于B与Br2加成后,Br原子分布在2个C原子上,所以B为炔烃。

答案:CH2===C(CH3)—CH===CH2 CH3—CH(CH3)—C≡CH

CH2===C(CH3)—CH===CH2+2Br2―→

5

CH2Br—C(CH3)Br—CHBr—CH2Br

CH3—CH(CH3)—C≡CH+2Br2―→

CH3—CH(CH3)—CBr2—CHBr2

15.(8分)均三甲苯(

)是一种易燃、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有毒液体,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于制备合成树脂、抗氧化剂等。

(1)均三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选用一种试剂区别苯和均三甲苯:____________________。

(2)均三甲苯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产物有________种。

(3)三聚氰胺()可看成均三甲苯分子中部分原子团被N原子置换所得,

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三聚氰胺的分子式:____________。

N原子置换的原子团是

解析:(1)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但苯的同系物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均三甲苯分子中3个甲基等效,3个没有取代基的碳原子也等效,因此共有2种一氯取代物。(3)对比均三甲苯与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可知,将均三甲苯分子中苯环上的3个CH原子团换成N原子,再将—CH3中的CH原子团换成N原子,即成为三聚氰胺。

答案:(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2 (3)CH C3N6H6

16.(8分)人们对苯及芳香烃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已知分子式为C6H6的结构有多种,其中的两种为

(Ⅰ)

(Ⅱ)

①这两种结构的区别表现在:定性方面,即化学性质方面:Ⅱ能________而Ⅰ不能(填字母)。

a.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定量方面(即消耗反应物的量的方面):1 mol C6H6 与H2加成时:Ⅰ需________mol H2,

6

而Ⅱ需________mol H2。

②今发现C6H6还可能有另一种立体结构,如图所示,该结构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_种。

(2)萘也是一种芳香烃,它的分子式是C10H8,请你判断,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

(3)根据第(2)小题中你判断得到的萘的结构简式,它不能解释萘的下列________事实(填字母)。

A.萘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 B.萘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萘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一溴代萘(C10H7Br)只有两种

(4)现代化学认为萘分子碳碳之间的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Ⅱ中含有碳碳双键,故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1 mol C6H6与H2加成时Ⅰ需3 mol H2,而Ⅱ需2 mol H2。

的二氯代物有3种。

(2)的分子式为C12H10;不符合碳的四价原则;的分子式为

C10H14。

(4)萘分子碳碳之间的键应该是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答案:(1)①ab 3 2 ②3 (2)C (3)A (4)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17.(9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的结构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环状。为了评价凯库勒的观点,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按下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7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胶塞,打开止水夹K1、K2、K3;

④待烧瓶a中气体收集满后,将导管b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挤压预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

试回答: (1)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瓶a的容积为500 mL,收集气体时,由于空气未排尽,最终水未充满烧瓶,假设烧瓶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37.9,则实验结束时,进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以29计算)。

(4)实验前应对A、B、C三个装置的气密性进行逐一检查,则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实验为制取溴苯的实验,A

中所发生的反应为

,该反应为取代反应。若苯的结构为凯库勒认为的碳

碳单键、双键交替结合的环状结构,那么苯应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即

,则反应产物中不会有HBr生成,自然在a中也就不会有“喷泉”

现象产生;而该实验有“喷泉”现象,说明苯与Br2发生的不是双键的加成反应,从而证明凯库勒认为的苯环是由碳碳单键、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的环状结构的观点是错误的。

(2)苯和液溴都易挥发,若不除去对a中的喷泉实验有影响,据“相似相溶”原理选择非极性溶剂四氯化碳除去未反应的苯蒸气和溴蒸气。

(3)烧瓶a的容积为500 mL,烧瓶中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37.9,故混合气体的

8

相对分子质量为37.9×2=75.8,小于HBr的相对分子质量约81,故其中混有空气,据十字46.89

交叉法:,5.2=1,即HBr与空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1,故进入烧瓶中水的体积为500 9

mL×10=450 mL。

答案:(1)取代反应 烧瓶a中产生“喷泉”现象 (2)除去未反应的苯蒸气和溴蒸气 (3)450

(4)关闭K2,打开K3,将装置C中b导管插入水中,双手握住烧瓶,若观察到b导管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b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则装置C的气密性良好

9

高中化学 专题3 常见的烃专题综合检测(三) 苏教版选修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kzn75smjp2xn8u9whcj4n25q6ny0j004g8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