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语文,真课堂,真研究
——小学语文特色教学现场会总结
枣庄市教研室 冯佳琳
小学语文特色教学观摩现场会,在三所学校的认真准备下,在同仁的全力支持帮助下,我们的会议按照预期的目的,已圆满顺利的结束。在此,让我代表市教研室,代表小语会,向薛城区教育局、教研室,双语实验小学的领导、老师、学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会的代表表示诚挚的敬意!
一天的活动内容丰富,精彩不断。听会的老师也是收获满满,但是,我们为什么要举办这次活动?今后的语文课程应向什么方向去努力?围绕这两个问题,也从这两方面对大会作一总结:
一、会议的目的
1. 树立典型学校,推进小学语文特色教学的发展。
小学语文是基础阶段的基础课程,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这是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决定的。因为汉语言文字是学生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有着传承人类文化,弘扬中华民主精神的重要意义。它将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学校能够围绕语文课程,结合自己实际,扎扎实实做出特色是非常难得的。像双语实验小学的孙烨校长,师范附小的殷惠主任,滕州第二实验小学的研究团队,在小语特色教学中做出巨大的贡献,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们,以及幕后的指导与支持者,表达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希望其他单位与学校尽快跟进,做出特色。这样的现场会我们还会不定期地举办。
2. 深化优秀教案研究,展示“学——练——用”的教学策略。
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已经进行到第三年了,我们依据语文课程的“语言文字运用”性质,在教案编写中提出了“学—练—用”的教学要求,无论是单元整组教学,还是单元中的课时教学,都要体现“学—练—用”的教学思路,以“语用”为主,突出语言训练重点,渗透人
- 5 -
文内涵,落实语言和方法的迁移和运用。今天的三节课从不同学段,不同课型,均体现了“学—练—用”的教学思路,也展示了“学—练—用”的教学策略。
《米莉的帽子变变变》张文静老师从兴趣入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住米莉帽子的变化的规律:因地点不同,想法不同,所以帽子的样子也就不同。
“学”——张老师引领学生看图回忆:米莉的帽子都在哪些地方起了变化? 米莉看到商店橱窗里的 ,想到了 ,于是戴上了一顶 。(依次看蛋糕店、花店、公园里。)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练”—— 仿说句子 :“米莉来到 ,看到 ,她又戴上了一顶 。 “用”——学生绘写自己想象的帽子。这是综合运用的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写话能力。
《珍珠鸟》刘燕老师从阅读理解的角度,围绕第二学段核心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结合教材,制定了学练用的教学目标。
“学”——学习4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抓住“珍珠鸟的动作、活动地点、相处时间”等理解“信赖”的含义,体会“人鸟之间美好的境界”。
“练”——默读5、6自然段,练习画珍珠鸟活动画面流程图,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背诵4至7段。
“用”——拓展阅读《九色鹿》,画出人物活动画面流程图,练讲故事。
《珍珠鸟》是冯骥才的作品,名家名篇,课文中的经典段落,不仅是作者情感思想的载体,也隐藏着潜词造句、行文布局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刘老师并没有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仿写,而是用画人物活动画面流程图,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积累背诵。
我们现在有个误区:一提学练用,一说到学表达,就认为一定要动笔写作。其实动不动笔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语用”的意识,要有学习语言表达的策略。如《水》一课是学习作者通过“远足挑水”“雨中洗澡”“勺水冲凉”这三个场景具体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衬托出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苦”这种反衬的写法。让学生体会表达方法妙用,而并非就立马运用自己的写作。需不需要写,要依据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去选择。作为小学中段,以阅读方法、阅读能力训练为主。阅读的核心能力有:1.概括能力。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能力。3.抓重点句、关键词的能力。4.联系生活来理解等。到了段高,可以指向写作的阅读。
《爱之链》闫琼老师从学表达的角度,巧妙地展示学练用的策略。
- 6 -
“学”—— 学习第一自然段,结合语境,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作者如何选取景物并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感的。
“练” ——练习运用习得的环境描写的方法,让人物情感发生变化,对比第一自然段进行创造性写作。
“用”——选择一种情感,写一件事。至少运用一处环境描写。
同一个人物(乔依),同样的景物(回家的路上),由于人物心情不同,景物会发生了变化。境随心转,这样的训练不仅使学生掌握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情感的方法,同时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升华了文本的主题。(这就是设计的精妙之处)
根据“本体性语文课程内容”,三个学段,“学——练——用”的重点也不同。低段应“指向朗读、写句子”为重点,中段应以“指向阅读策略”为重点;高段应以“指向写作”为重点。
二、今后的方向
今天的三所学校,三个研究主题,在三个学段中展示研究的成果。这都是成功的经验,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学习运用。
1.“绘本教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应用。
儿童绘本是以图画和文字来共同讲述故事的新形式。它图文结合、简单易懂而又内涵丰富,是最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图书。绘本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给学生带来美的熏陶,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下一步要把绘本教学作为小学低段语文课程的拓展与延伸。
要想推动绘本教学的实施,首先解决绘本资源的问题,绘本资源的选取。除了“外购+家供+租借+換读”之外,还有可以上“金苗网”去下载。金苗网——是以立新小学金磊和苗慧两位优秀语文教师的姓而命名的,他们也是一对恩爱的夫妻。金磊老师有着聪明的才智,凭着对孩子们的热爱,对语文教学的痴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财力。在2002年3月建起了自己的网站。内容丰富,适合0-12岁儿童听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播音员的朗读,让儿童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从而爱上阅读成为终生阅读者,并在文学作品的滋养中完善人格,为儿童一生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拥有会员7万余人。
上周,我们有个约谈交流。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他,他欣然接受,并不取任何回报。最让我感动的是:我说你办网站,投入的精力与财力一定不少,如请国家级的播音员等,是否适当收取点费用?但他很坚决地告诉我:“不用,冯老师,别忘了我曾经也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此时,我也被他的人格魅力打动了。我为我们小学语文队伍中有这样情怀与境界的老师而感
- 7 -
到骄傲,金磊就在我们现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我们的敬意与谢意。
其次,绘本教学模式的应用。双语实验学校在孙校长的带领下,结合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和写话教学的现状,经过了一年多的实验探索,总结出适宜低段阅读能力及说话、写话能力培养的绘本教学模式。
导入——视读——言表——绘写——展评五个环节,称之为“读写绘”。
双语实验小学对绘本研究的成果供我们使用。下一步绘本教学在全市小学低年级推广使用,作为语文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希望每个单位都要有这样的实验点,明年我们将举办关于绘本教学的研讨会。
2.目标导向教学,全面释放学习力。
殷惠主任和他的学校四年多的苦苦探索和追寻,才有了今天的收获。她是从以下三方面来介绍她的研究课题:一是通过聚焦核心目标,把学习能力还给学生;二是双层目标导向,把学习动力还给学生;三是开发校本特色课程,把学习机会还给学生,全面释放学生语文学习力。
此课题的研究成果显著,意义深远。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充分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目标引领教师教,目标引领学生学。
⑴ 在吃透课标,研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将学段核心目标层层细化为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的课时教学目标。一课一得,构建单项能力习得课。
⑵ 制定以“运用”为核心的单元教学目标的基本模式:能力习得(第一篇课文)——变式练习(第二篇课文)——综合运用(第三篇课文或拓展阅读、口语交际、习作)。
⑶ 尝试“晨读、阅读、习作目标一体化”的研究。
以上三点做法,为我们制定课时目标、单元整组备课以及中高学段不同学期重点目标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
⑴ 编制《目标导向学习单》,“学——教——评”一体化。
⑵ 通过《学期目标自评表》和《目标导向学习单》,双层目标导学、导教、导评,把学习能力和动力全都还给了学生。
⑶ 校本特色课程——《写字文化课、特色语文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明确目标,有方向地努力,知道自己与目标的距离,达到目标有成功的喜悦。这是在研究学生学习动力的新成就。我们以前在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运用、学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