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小银行信用风险化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23:07: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小银行信用风险化解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出现了一定的困难,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开始从积累阶段过渡到释放阶段,因此化解中小银行信用风险需要重点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中小银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了信用风险产生的相关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信贷政策规则、提高对于贷后管理的重视程度等建议,以期促进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的化解。

信用风险是指银行的信贷活动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导致信贷收益的不确定性。信用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借款者无法按期偿还本息而使银行承担的实际违约风险:二是指借款者由于信用资质的下降而使银行承担的潜在违约风险。现阶段,信贷业务依然是我国中小银行的主营业务,在银行的营业收入中占据着重要比例。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较大的困难,经济的下行压力和周期性波动,使得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从积累阶段逐渐过渡到释放阶段。在最近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多次被提及,“防风险”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经济领域的关键词,在2019年的中央三大攻坚战任务中,防范金融风险也被放在了首要位置。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接管引发了人们对于银

行信用风险问题的广泛讨论。因此,如何化解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是现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我国中小银行的信贷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形势下,监管机构对于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在不断增强,这也提高了中小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信贷政策制定、加强贷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关注,但由于信贷历史遗留,技术、人才优势落后于大型银行,缺少规模效应等现实情况的存在,导致中小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贷款流向相对集中,信用风险呈现地区性集中态势。在我国的中小银行中,地区性银行占据着大部分比重,地区性银行主要依赖于本地区的经济体系进行发展,同时,监管部门要求地区性银行不能在其他省域设立分支机构,这就进一步造成了中小银行信贷在区域上的集中性,加之地域内部的企业关联度较高,风险的传染性较强,从而加大了信用风险。根据各地银监局的统计数据,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率和其他地区相比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山东、广西、甘肃的不良贷款率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而东南沿海地区的不良贷款率则相对较低,资产质量整体较优。另外,中小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在信贷资金的投向上会向房地产业、政府平台以及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倾斜,导致信贷资源呈现出行业上的集中性,当面临行业周期波动时,信贷资产的稳定性也会随行业周期

的变化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从而增大其本金和利息偿还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了信用风险。

二是贷款期限和结构不合理,信用风险在不同银行之间有所差别。在中小银行的贷款结构中,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在最近3年来均呈现上升趋势,但中长期贷款上升的幅度要远大于短期贷款上升的幅度,使得信贷期限配置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问题。在部分中小银行的贷款投向中,对于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占比较高,对于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的占比较低,导致了信贷比例的失衡。

除了信贷期限和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外,在不良贷款率情况上,不同银行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3月末,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88%,农村商业银行相对较高,为4.05%,这与农商行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小微企业和农户等抗风险能力较差的群体有一定的关系。虽然从2017年以来,在监管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整体的不良率波动不大,但农商行的不良率则出现了上升幅度较大的情况,分化比较明显。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小银行信用风险化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l4oj93l2j6tzp834d3b207lq1bb5x01ed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