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4年秋季正式启动。2006年秋季,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本着“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指导方针,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校领导的积极管理和引导下,本轮新课程改革平稳推进,课改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已得到体现。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均能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积极尝试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不断增强学生对英语学科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浙江省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四点相应对策。
1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从浙江省现实情况来看,对于一所中学,尤其是优质高中来说,高考仍然是最重要的指挥棒,如果在高考中没有取得好成绩,既影响学校的现实利益,又会对学校的声誉及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仍然被要求以应对高考为方向。同时,部分教师对新课标提倡的教育教学新理念理解与掌握不够,对新教材的理解不到位,课堂教学以高强度、大容量、围绕着“高考题型”的教学为主。同时,长期的应试教学也使得许多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校与师生三个方面的因素互
第 1 页
相影响,从而影响了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实施。
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整合尚需努力。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以前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视听结合,各种媒体信息有机统一,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使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生动直观,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目前,能否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如何,似乎已经成为评价一节高中英语公开课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了。 我们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确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件的美观和技术含量,忽视课件的实用性,为“创新”而用,为“热闹”而用,看似丰富多彩,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那么理想。我们发现常常是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结果课堂上教师手忙脚乱,学生眼花缭乱。许多青年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而忽略对新教材的钻研,无暇设计和思考教学各环节的组织。有的教师一味追求精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把一些与教学内容完全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内容放到自己的课件中,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更糟糕的是,这导致英语课变成动画或图片欣赏课,老师成了博物馆讲解员,学生成了欣赏课件的观众,课件播放完,黑板上没有任何板书,学生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收获。
第三,城乡教育资源的现实差距造成了在实施高中英语新课标方面的城乡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浙江省对基础教育的“短腿”农村中小学教育,通过政策倾斜进行补“短”。但目前全省城乡教育的差距依然存在,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环境、生均教育资源拥
第 2 页
有量、师资水平、生源质量和硬件设备等还存在较大差距。①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师优化教育方式,使课堂教学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求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这些理念无疑是先进的,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现实差距,农村高中英语教师比起在城市中的同行更加难以做到,从而在实施高中英语新课标方面,出现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同时,由于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人员多为专家组成,较少听到一线教师的呼声和学生的要求,即便存在教师参与编写教材,也仅仅是大城市中个别学校的老师,因而教材内容中就出现美化城市生活,向往大城市的倾向,对农村地区的师生学好教材有不利的影响,一些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对农村地区学校来说偏高、偏多、偏难。 2 推进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的相关建议
首先,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促进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共有四个级别(6―9级)。各个级别的要求均对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提出了要求。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去我们一直以高考成绩作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唯一衡量标准。过分强调高考不对,不抓高考也不对,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当前推进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的关键问题和难点所在。在这方面,浙江全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际上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有的地方还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如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
第 3 页
要求:“学校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激励功能,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改变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形式的评价方式,建立起客观、全面、公平、公正反映教师业绩的评价体系。要发挥评价对促进教师反思、改进教学的功能。学校不得按考试成绩给教师或班级排名次。”②象山县教育局颁布的《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学校要建立起促进教师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发挥评价对促进教师反思、改进教学的功能,坚决摒弃以学生学业成绩为唯一评价教师优劣标准的做法。各校不得按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要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开发、教学能力、师生关系、校本教研等方面的教师综合评价体系。”③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真正落实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
其次,充分发挥校本教研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每位高中英语教师一定会碰到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新情况。单凭教师个人能力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校本教研是有效途径。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校本教研实施的重要内容。英语教学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素质。
第 4 页
第三,针对全省各地城乡学校的具体情况,在新课程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应各有侧重点,在高中英语新课标培训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方式。对于城市高中学教师来说,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因此,可以组织各重点学校的英语教师参加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研讨会、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演示和交流活动、举办多媒体课件设计比赛、参与语言学与教育学的专题学习等,鼓励教师们掌握新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策略,改进教学方法。而农村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时,首先应加强通识培训,先让他们深入了解《新课标》的理念,然后再进一步培养他们应对新课改的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选拔农村中学的骨干教师到城市的重点学校参与培训与学习,也可以邀请城市中学优秀的教师组成讲师团,到农村中学进行交流,帮助他们了解高中英语教学的新潮流、新方法,使他们认识到提高听、说技能对于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性,鼓励与帮助他们接受《新课标》的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好地落实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各项要求。
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是教育界一次重大的改革,堪称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次飞跃。实施新课程标准,是一个不断摸索和反思的过程,难免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也只有不断地形成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水平,才能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注释
①资料来源:腾讯网新闻频道.浙江考核城乡教育发展,引导缩小城乡间差距[EB/OL].http://news.qq/a/20070411/000635.htm
第 5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