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第4课风筝》省级名师授
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风筝 类型 综合·探索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风筝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了解中国风筝在人类飞行史上和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
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风筝的基础知识,感受设计制作风筝的乐趣,回忆放风筝时的快感,用画笔再现放风筝时的有趣情景。 学生情况:
三年级学生是充满幻想的年龄段,而放风筝正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成功调动他们
探究风筝的兴趣,再现放风筝时的情景和乐趣,是这节课的关键。
教学方式、手段:
1. 通过图片欣赏风筝比赛片段,引发学生对风筝的探究兴趣; 2. 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活动;
3. 引导学生关注风筝在各个领域的作用; 4.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准备:播放图文、影像的设备,各类风筝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PPT详细了解风筝的造型特点、种类。理解风筝的飞行(放飞)原理,掌握飞行物的基本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回忆并表现放风筝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和风筝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应用。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形式,再现放风筝的情景。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 ,激发兴趣(约3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
http://my.tv.sohu.com/us/199884126/71105789.shtml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对!是风筝比赛,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国各式各样的风筝和风筝的各种玩法,好不好?(板书课题:风筝)
设计意图:用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风筝话题,奠定本课
的学习氛围。
二、发展阶段,设疑探索(约8分钟)
师:你知道风筝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吗?有外国朋友把中国的风筝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美国的华盛顿史密斯宇航馆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它的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师:好多同学都放过风筝,请你说说看,你放过什么样的风筝?
设计意图:了解风筝的历史,为讲解风筝的种类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放过风筝都不一样呀,说说看你放过的风筝和别人的风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造型和性能。
师:同学们讲述了自己放过的风筝,有的放得高,有的放得远,还有的放到高空中很逼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我们中国民间风筝的种类。(通过PPT,系统地了解风筝的种类和各种风筝的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造型和性能。
师:老师这里带来了几只风筝,大家看一看是哪一类风筝? (分别展示:板子风筝、软翅风筝、硬翅风筝、立体风筝、软体风筝、串子风筝等。)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风筝,再次了解风筝的种类和其特征。 师:看了这么多风筝的图片和真实的风筝,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风筝的造型不管是飞鸟还是昆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