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练习17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7 21:06: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O2是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6. 右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十七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 ) 1.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

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 ) 2. 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

D.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 )3. 下列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叙述,不合理 A.搭建大棚时,选择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的是 B.连续阴雨时,适当补充光照

C.为了提高产量,晴天下午密闭大棚 D.为了防止冻害,冬季夜间覆盖草帘

( )4. 某同学在封闭的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并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

行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

( )5. 右图是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某绿色植物体内 C3和C5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图,有人 据图做 出了如下分析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m表示C5,因为夜间叶绿体不能产生ATP和[H], C5因缺少ATP不能与CO2结合而积累 B.在5~9时,光合作用的最大限制因子是温度,11~ 15时最大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和CO2 C.16~20时两种物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的改变引起植物气孔开放和ATP、[H]生成减少 D.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植物呼吸作用增强产生较多的

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 )7.(多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上具有广泛

的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长期使用化肥比使用农家肥更有利作物生长

B. 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田间CO2浓度和对光能的利用

C. 降低温度、保持干燥不利于植物种子安全储存

D. 稻田定期排水、晒田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水稻生长

( )8.(多选) 下图表示某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①~④表示不同过程),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

C.③过程可消耗ATP,也可储存能量 D.④过程可在叶绿体中进行,也可不在叶绿体中进行

二.非选择题: 9. 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 ,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 需在光

照条件下合成。

(2)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的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甲内,在 (填场所)组装;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甲内,在 (填场所)组装。 (3)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 后进入乙,继而在乙的 (填场所)彻底氧化分解成CO2;甲中过多的还原能可通过物质转化,在细胞质中合NADPH,NADPH中的能量最终可在乙的 (填场所)转

移到ATP中。 (4)乙产生的ATP被甲利用时,可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 (填序号)。

①C3的还原 ②内外物质运输

③H2O裂解释放O2 ④酶的合成 9.(1)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 (2)类囊体膜上 基质中 (3)丙酮酸 基质中 内膜上 (4)①②④

2

搜索更多关于: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练习17 的文档
201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练习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lg5332iei86wqu5roq73pebe0io3700ln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