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阳关三叠》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 1:26: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阳关三叠》是初中人音版九年级十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以华夏古乐为主题,这首歌曲是古代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是根据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上课导入部分我选用朗诵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形式来引出主题,乍一看,有些像上语文课的意味,其实不然,我是想用这句话引出今天音乐课的主题,让学生沉下心来,抛开浮躁,体味一次真正的情感之旅,对古曲《阳关三叠》的鉴赏。我想用这个课题,最能表达作品的意义,离别的惆怅顿时溢满心中。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而音乐作品《阳关三叠》正是根据王维的诗改编而成的,正是怀着这份对“渭城”的向往,这份对“阳关”的憧憬,我和同学们相携走近了她,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 第一步:铺垫,体验别离的情绪 播放合唱曲《阳关三叠》,为下面学唱主题歌曲做好铺垫。 第二步:引出主题,体验不同演奏乐器的意境: 欣赏由二胡演奏的《阳关三叠》,在二胡如泣如诉的声音中,学生们也渐入佳境,原来时空并不遥远。

并重点介绍吹奏乐器——埙演奏的《阳关三叠》,并认识这一乐器,从而感受作品那种苍凉、质朴的音乐情绪。 第三步《阳关三叠》,直观体验送亲友的别离之情。

作为音乐老师,遇到歌曲的鉴赏,我总会给学生范唱主题,直观体验比听碟的效果要更具杀伤力,这已是我课堂的特色了。当我坐到琴边时,学生们就笑了,老师又要演唱了,当琴上的第一个音响起时,我就倾注了我所有的[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情感,感动自己就能感动别人。古曲的旋律有别于现代流行歌曲的旋律及韵味,在娓娓到来的旋律中,感情层次的变化犹如水彩画,明和暗的对比,细腻而分明,每一叠中,又分前段和后段,情绪的走向又不十分相同,钢琴的音色和着我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在古曲的曲调中,学生们空前的感受了不一样的离别情绪。当我弹下最后一个音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离别的忧伤,相信学生们也和我一样。

第四步:引出主题,体验时空的别离: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亮点部分,通过让学生动情的演绎,把古代那种送亲友离别的场面按照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让她们彻底的理解作品,让她们在表演中体会穿越时空的意境! 第五步:体验其他由诗改编的音乐作品

对于唐诗,学生们不陌生,都能背上几首,在唐诗中,表达离别情绪的有很多,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王昌龄《芙蓉搂送辛渐》中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如: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等诗句,下面一起感受下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来结束本节课。

这节课的优点,我觉得是在有限的40分钟里,让学生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走进古曲《阳关三叠》的魅力,体验情感之旅,很好的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互动演绎也很到位,由布置下去查资料,到课堂上的反馈整合,资源共享,学生们做的都很好,很积极,八年十班的孩子是一群充满灵气的孩子。

不足的地方,课下找了很多影像资料,因为时间关系,没能给学生放完,《阳关三叠》演唱部分只听一遍,应该全听完就好了。设计好在课程最后结束的时候,我应该让学生们把《阳关三叠》的旋律在回味一遍,情感再次升华,因为经验不足,我疏忽了;虽说我是声乐专业的,但课堂上不可能唱到歌唱家的演唱水平,但我会尽全力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我要传达给他们的情感,也会让他们一如既往的和我一起感受歌唱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通过这次公开课,真的让我成长了,课程和细节安排方面肯定还有不足的地方,也许整节课都要在梳理规整一下,恳请各位前辈老师们给予我帮助,我会不断进取,努力完善自己的。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阳关三叠》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li5h08fuq6ksx698r8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