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亚热带园艺植物保护项目五 亚热带果树病害防治-荔枝龙眼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8 22:00: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项目五 亚热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 任务5-1 亚热带果树病害防治 任务5-2 亚热带果树虫害防治 荔枝龙眼病虫害

龙眼鬼帚病

又名丛枝病。秃枝病、扫帚病等,分布

于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和台湾等省(自治区),本病在福建危害严重。在广东、广西危害较福建轻。病树的花穗、枝梢生长畸形,发病枝梢上的花穗不能结实,病树树势衰弱,产量逐年下降,常年减产20%~30%,严重时全无收成,终致死亡。

症状

1.叶片:通常新梢幼叶不能伸展,卷缩似月牙形,叶尖卷成小圆筒形;随后定形叶叶缘外卷,叶脉稍隆起,叶肉出现黄绿不定形斑纹,有的叶缘深陷成缺刻或扭曲,呈卷曲皱缩,凹凸不平。 2.枝梢:病枝节间缩短,枝条上的不定芽可重复长出多条病枝,新梢丛生,呈扫帚状。枝梢上的病叶脱落后成秃枝。

3.花穗:染病花穗的花梗和小穗不能伸长而聚集一起,呈簇生花丛,花器畸形不育,早落,不结果或结小果。

病原

本病原为龙眼丛枝病毒。龙眼的种子(

约2%)、接穗和花粉均可带毒,也可以通过菟丝子传播,但不能通过汁液摩擦传染。 自然传播介体:荔枝蝽蟓和角颊木虱。 远距离传播:带病苗木、种子、接穗。

发病规律

本病的初侵染,主要借带病苗木,接穗和种于

传播,亦可通过嫁接传染。

1.品种:品种间的抗性有差异:红核仔、赤壳、油潭本、普明阉、福眼、蕉眼等品种均较感病;而信代本、东壁龙眼等则较抗病或耐病。

2.树龄:通常幼年树比成年树较易感病,受害亦较严重。

3.害虫:荔枝椿象和木虱严重的发病较多。

4.栽培管理:管理不良,树势衰弱,秋梢抽发不整齐,在寒潮来临时,尚未生长充实的冬梢容易发病。

亚热带园艺植物保护项目五 亚热带果树病害防治-荔枝龙眼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ll7k2fsvf3uh255c6he20sz532aec00cb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