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涉江采芙蓉 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6 5:36: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涉江采芙蓉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注重意象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熟读成诵。 3、 体悟古诗中“思乡怀人”情感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情感,能够有感情朗读至成诵。 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解读诗歌情感的方法。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我念几句诗,你们请接下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这些诗句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描写对象,请问是什么? 生:莲花(荷花、莲、芙蓉)

师:那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关于莲的古诗——《涉江采芙蓉》

二、《古诗十九首》介绍

1、收录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昭明文选》。萧统在编《文选》时,把十九首流传已久,没有作者署名,但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比较近似的五言抒情短诗编为一组,统名之“古诗一十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创作年代问题,虽然千百年来人们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从文学发展的实际来看,从诗歌所写内容来看,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它们作于东汉末期,出自一群下层文人之手。 2、内容及思想 总体说来,《古诗十九首》抒写的主题不外两个:两地相思、人生失意。诗的内容大多表现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与人生苦短、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和及时行乐等思想,不论是感叹两地相思,还是抒写人生失意,这十九首诗歌的抒情主体都显得极度忧伤、孤独,使全部诗作笼罩着一层浓厚的悲剧色彩。 3、艺术成就及影响

《古诗十九首》继承了《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下开建安诗风,树立了五言诗的新典范,并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千古五言之祖”之誉,是我国五言诗成熟

的标志。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篇目 两地相思: 《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 人生失意: 《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明月何皎皎》

二、感知课文

1、听录音,感知诗歌内容及节奏

朗读指导:五言诗的断句:二三字格式,二一二格式

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 2、学生朗读 3、齐读

4、问:①诗中的主人公为何要采莲?(采芙蓉以遗所思) ②全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悲伤/哀愁/伤感/凄凉)

三、梳理诗歌内容

师:全诗共八句,请同学们先朗读前四句。

① 涉江采芙蓉:涉:进入。进入江中采摘芙蓉。

② 兰泽多芳草:兰泽:注释②,生有兰草的沼泽地里长着许多茂盛的香草。 ③ 采之欲遗谁:遗:赠送。采摘芙蓉是想赠送给谁呢? ④ 所思在远道: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啊。

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四句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生:一个女子采摘荷花,想送给在远方思念的人。 师:这是一幅“采莲图”

师:在这幅“采莲图”中,前两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是一幅什么景象? 生:一幅生机朝气的景象,是自然的美

师:这是一幅暖色调的图画,写的是“乐景”。那三四句呢?你们读出了什么感情? 生:哀伤、悲凉、伤感的情调

师:这是一个设问,采摘了芙蓉给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啊!总体情感是哀伤的,与前两句的乐景形成了反差,那么第一二句是什么写法呢? 生:以“乐景”写“哀情”。

师:以乐景写哀情,更衬出那种“所思在远道”的忧伤。

师:以花、草、植物为意象,来表现惜别、相思的写法是很常见的: 如:“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北朝·魏·陆凯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师:本文是“采芙蓉”以“遗所思”,“莲”这个意向,向来是文人笔下的常客。怎么理解这个意向呢?

(一)君子之花

特点:香气清幽、品质高洁

1、“芙蓉”的别名有:荷花、莲花、菡萏、芙蕖、君子花、凌波仙子、水波仙子、六月春、中国莲、玉环、玉芝等。

2、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也是品德高尚的花。从古至今,人们都把荷花当做是圣洁之花,不仅在于荷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而且还在于荷花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气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的《爱莲说》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通过芬芳的花草和繁盛的服饰来表现其高洁的品格和志向)

“白莲生淤泥,清浊不相干” ——苏辙《盆池白莲》 “开花油水中,抱性一何洁” ——苏辙《和文与可菡萏轩》

(二)佳人之花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郑愁予《错误》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

(三)爱情之花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南朝乐府 《西州曲》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孟郊《怨诗》

师:我们来看诗的后四句。 ⑤“还顾望旧乡”:环顾:回头看。还顾一词非常的精妙,动作感是很强烈的。在静态的画面中,多了那种心有所系,依依不舍的动态画面,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更能体会到那种思念。有时候一个无声的动作会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 ⑥“长路漫浩浩”:漫:长貌,辽远状。浩浩:叠词。表现出归家之路遥远无际,那种思乡之愁通过“浩浩”这一叠词,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绵延无尽的惆怅,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无限惆怅。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⑦同心而离居:同心,指感情深厚。而:连词,却。 ⑧忧伤以终老:忧伤:点出了本诗的情感,那种想念同心人却不得见的忧伤,伴随着我老去,直至死亡,一生忧伤。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会思之切,才会见荷花而欲遗之,遗之而不得故深情回望,回望中更感路途遥渺,相聚无望,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可见这种爱至深至真至纯至上,黯然的情绪最是令人销魂! 师:后四句又是一幅什么画面呢? 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乡 师:用“思”不如用“望”,更赋有动作之感,永远朝着一个地方看的孤独感,含蓄不尽,余味悠长。“望乡图”。

师:下面,请带着情感再次朗读这首诗。

四、问题探究

有人说,这首诗的主人公是游子,又有人说是思妇。到底是游子思乡,还是闺妇思远?你们怎么看?

提示:可以将主人公这个角色代入全诗,再去体会。 生:略

师:其实《古诗十九首》的魅力就在于此,正是因为其作者不知,主人翁不知,年代久远,才能予后世之人一种自由想象的空间,每一个人读这首诗都有一个主人翁的倾向,无论将其定义为游子思乡,还是闺妇思远都是可以的,这也是《古诗十九首》的魅力,越是懵懂,越是美丽。

闺妇思远:前四句为实写,后四句为虚写。 游子思归:前四句为想象,后四句为实写。

五、延伸拓展

师:《涉江采芙蓉》在中国诗歌题材上属于游子思妇类型的。然而游子思归的诗大家经常接触,下面我们来拓展一下闺怨诗。

(一)简介

闺怨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很独特的门类,大致说来,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古来闺怨诗词非常多,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闺怨诗中还有一部分特别的“宫怨诗”。

中国古代的诗人对“宫怨”、“闺怨”、“春宫”、“春怨”之类诗的为何情有独钟,为何能把这类诗写得如此真切感人?因为他们与那些怨郁的女子具有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中国的文人骨子里有着奴颜媚膝的怨妇情结,这种情结自屈原始,瓜瓞绵绵,经久不衰。

(二)闺怨名篇名句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李璟《摊破浣溪沙》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玉楼风迕杏花衫,娇怯春寒赚。酒病十朝九朝嵌。瘦岩岩,愁浓难补眉儿淡。香消翠减,雨昏烟暗,芳草遍江南。——元·乔吉《小桃红·春闺怨》

搜索更多关于: 涉江采芙蓉 教案 的文档
涉江采芙蓉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llaw01b7h7u3cm9al4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