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木架山采空区防治实施方案
裂隙水,含水层厚度一般25—35米。同时地表宽0.1—0.5厘米裂隙普遍发育,面裂隙率2—5%,抽水试验q=0.106—1.018升/秒·米。K=0.1046—0.7376米/昼夜,其次为Ph2(矿层)—上含磷白云质泥灰岩含水组,弱富水的裂隙含水层,一般厚度50—84米,浅部裂隙发育,面裂隙率1—4%,q=0.0605升/秒·米。K=0.119米/昼夜,上述含水岩组构成磷矿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顶板含水层其上为白云质泥灰岩为主的隔水层,厚度稳定,一般29—53米,隔水性能较好。
矿段内基岩裸露,地表裂隙发育程度中等,溶蚀现象普遍可见,第四系不发育,仅零星分布,厚度0.5-2m,为大气降雨渗入补给地下水创造有利条件,矿段处于区域地下水的迳流区,构造形态主要表现为褶曲,断裂构造不发育,地形切割程度中等,矿段内泉水出露很少。 2.3矿区采空区现状 2.3.1第一层矿采空区
XXXXXXPH1磷矿层一直被当地对多家集体单位和个人开采,目前已形成了走向长1200m,平均斜长350m,总面积约40万㎡的采空区(见图2-2)。XXXXXX采空区分布在W138—W150勘探线之间。采空区的垂直高度为2—3m,平均2.2m,局部4-5m。其中W138—W140之间靠近地表露头部分的大多采空区已经冒顶,仅在深部残留有部分矿柱,且残留采空区沿倾斜的长度不太大;W148—W150之间靠近地表露头部分的采空区已经冒顶,但深部残留采空区沿倾斜的长度较小,仅12-15m宽;W140—W148之间采空区沿倾斜的长度较大,局部已采至露头并与地表连通,在该段采空区中残留有100多个较大的矿柱和两个特大的低品位矿柱(W143附近)。采空区形状不规则,采高和采空区斜长变化较大,大致趋势是采
13
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木架山采空区防治实施方案
14
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木架山采空区防治实施方案
高为南低北高,斜长是南(例如W138—W140)长北(例如W148—W150)短,中间(例如W140—W148)较长。矿柱呈无序分布,形状不规则。
勘探线W145—W151,在90年由XX矿采用平硐-盲斜井联合开拓方式,开采标高降到+102米,后因影响到上部三层矿的开采而停止。W1462—W1482线是XX采选厂根据矿体赋存情况,用露天和斜坡道开采至+97米标高。因顶板局部冒落,开采难度大,安全性差被迫停产。W1482—W151线是XX采选厂95年利用W150线+119米斜井开采至+75米标高,W148—W154线,标高+50—+72米,因2003年3月XXXX公司改制,矿山部分移交至XX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而停止生产。目前勘探线W138—W154已开采至标高+49—+67m不等。W154以北、W140以南则更低。(见附图4、5、6) 2.3.2第三层矿采空区
矿层较稳定,矿层顶板为含磷泥质白云岩,岩性坚硬,稳定性较好,其中下部含不规则燧石团块及致密状线矿条,矿层与顶板有时为过渡接触,底板为页岩及含锰白云岩,稳定性较好。
采空区上部的PH3矿层以露天方式开采至+158m水平,+158m水平以下采用地下开采。露采所留下的底板即为PH1矿层的顶板,距PH1采空区45—50m。
15
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木架山采空区防治实施方案
目前已形成的PH1露天采空区形状不规则,W144线以南分布面积较大,以北则很小,呈长条状。采空总体长约1200m,宽约300m,面积约17万㎡,最深20余米,平均厚度17m,地形坡度约23°(见附图4、5、6)。出露岩性含磷白云质泥灰岩、含磷白云岩。 2.3.4采空区塌陷及地表变形概况
目前,采空区地表已发现多处塌陷和地表裂缝,塌陷影响地表面积25991.7m2,占采空区面积的6.5%。
3. 采空区塌陷及地表变形地质特征
3.1采空区的分类
采空区根据开采现状可分为老采空区、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三类。老采空区是指建筑物兴建时,历史上已经采空的场地。现采采空区是指建筑兴建时,地下正在采掘的场地。未来采空区是指建物兴建时,地下赋存有价值的矿体,目前尚未开采,而规划中要开采的场地。根据上述分类条件将本次工作区的采空区划分为老采空区。 3.2采空区塌陷区工程地质条件
本矿段主要开采矿层为第一磷矿层(PH1)及第三磷矿层(PH2),第二层磷矿(PH3)仅局部开采,矿层及其顶底板的稳定性主要受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地质构造、开采方式、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采空区塌陷区岩土体类型主要有: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