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龙固中学小学部 赵洪娟
第一单元 方程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
等式与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课本P1~6) 3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本P7~11)3课时
整理与复习(课本P12~14) 2课时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
2 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2.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三单元 公倍数和公因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3 4.通过调查、观察、交流活动,了解数字信息的广泛应用,体会实际价值,感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课时安排:6课时
第四单元 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