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烟道抽引力发生烧伤事故。
1.3.2 将陆内灰色、红色粉末,伴有气泡冒出,呈流体状的粉状物扒至炉门外,集中此处后一起扒至炉门外。 1.3.3硬壳处理
A炉内特别发亮的地方硬壳捣破扒出; B 电极周围的硬壳捣破扒出; C 炉壁周围的黑色硬壳也要扒出;
D 料嘴口处的硬壳应捣破扒出,使炉料下落顺畅;
E 特别是主副烟道处的硬壳,因为此处烟道抽引力作用,此处温度较高,粉料相对多,也易形成熔洞和空洞。
1.3.4炉内溶洞,空洞用捣子捣实,沿着洞周围将红料填实,用生料覆盖,扒平,切断支路电流。
1.3.5将生料向三根电极中心推料,形成中间高,炉面周围低,呈馒头状,中间要高出周围200mm-300mm左右为宜,生料覆盖是为了切断支路电流。
1.3.6中控工观察炉内情况,炉面,电极周围有无漏水,电极上有部分发黑色,细致观察是否有漏水。观察电极焙烧情况,有无欠焙烧、冒黑烟现象。(焙烧良好,呈红色、桔红色,欠培烧、发亮、发干,极有烧陷现象)。 1.3.7各个炉门内处理完后,要及时关闭炉门,防止电极氧化。 1.3.8测量电极.
中控工负责升降电极,巡检工负责用直钢钎测电极(操作如下图)
250 640 把持器位置 1820 a
电极长度测量公式:tga×1820mm+250mm+把持器位置
电极入炉深度公式:电极工作长度-把持器位置-640mm
9
1.3.9巡检工将工具放回原处,所有人员撤离现场。 七、电石炉液压系统 1.1液压系统流程:
1.1.1液压油从油箱由升降油泵(1#、2#、3#)加压至10MPa通过先导阀、电磁阀,分别送到两个大力缸进行升降动作,由油缸另一油路回油至电磁阀(1#、2#、3#)回至油箱。
1.1.2液压油从油箱由压放泵(4#)加压至10MPa通过先导阀、电磁阀,分别送到1#、2#、3#电极油分配器。1#、2#、3#油分配器压力油分别送至夹紧油缸系统及压放油缸系统的电磁阀,夹紧缸电磁阀供油给夹紧缸,压放缸电磁阀供油给压放缸。
1.1.3液压油从油箱由过滤泵(6#)送油至过滤器经过过滤后送至油冷器回油箱。 1.1.45#为夜压油备用泵,可以分别为1#、2#、3#、4#油泵备用。 1.2大力缸系统: 油箱 升降油泵
1.3压放系统: 油箱 压放油泵
1.4过滤系统 油箱
1.5油泵的正常开启与停止
10
先导阀 底座 电磁阀 大力缸
1#油分配器 先导阀 底座 2#油分配器 3#油分配器 夹紧缸 压放缸 夹紧缸 压放缸 夹紧缸 压放缸 底座 电磁阀 底座 电磁阀 电磁阀 电磁阀 电磁阀 底座 底座 底座 底座 电磁阀 过滤泵 油冷器 601水路
1.5.1油泵的正常开启:
①检查油泵及电机,油压管路是否完好,确正电机的转向; ②检查油箱油位及油温;
③开启601水路,确定回水正常; ④开启过滤泵;
⑤首先将先导阀逆时针开到最大位置; ⑥打开油泵的进口阀,按启动按钮,开启油泵; ⑦检查电机的温度、振动、异响声是否正常;
⑧顺时针调节先导阀,使油压逐步升高并检查油路泄漏情况,确定压力在10MPa时,拧紧先导阀,锁定螺母; 1.5.2油泵的正常停止:
①先将先导阀的锁定螺母松开,逆时针调节先导阀使油压逐步降低; ②按停止按钮停止油泵; ③关闭该油泵进口阀; 1.6倒泵操作步骤:
1.6.1打开备用泵进口阀,按备用泵启动按钮,确认备用泵运行正常,压力达到10MPa,关闭预停的常用泵进口阀,按停止按钮。 1.7常用故障及处理:
1.7.1压放缸、夹紧缸及附近油路泄漏:
处理:①通知已泄漏的部位所在电极,禁止压放操作;
②关闭配油器压力油进口阀、回油阀;
③拆除、更换或处理泄漏、注意管内余的液压油不得到处滴漏,注意回收,禁止液压油沾污电极筒;
④处理结束后,开启回油阀,缓慢开启压力油进口阀;
⑤手动捅已处理的油缸或油路所控制的电磁阀,使压力油进入油缸,检查无泄漏,即可投入运行;
⑥通知处理结束,可进行正常压放操作。 1.7.2大力缸油缸故障及油路泄漏: 处理:①停电处理;
②停油泵;
③关闭大力缸无杆腔处的进口阀;
④处理问题,注意拆除油管接头时要缓慢拧开,注意液压油回收,禁止液
11
压油沾污电极筒;
⑤处理结束后,开启油泵,缓慢打开大力缸无杆腔处进口阀; ⑥手动捅电磁阀,使检修的油路及油缸充压力油,检查泄漏; ⑦确认合格后,可投入运行使用; 1.7.3油泵故障:
处理:①按正常程序开启备用泵,投入运行使用;
②关闭待处理油泵进口阀,检修油泵;
③检修结束后,对泵进行试运行,正常后,投入使用; 1.7.4电磁阀故障:
1.7.4.1大力缸部分电磁阀故障(需更换电磁阀)
处理:①通知中控控制大力缸,处在合适位置,(电极静止在一定位置,可通过升降档位来控制电流)关闭大力缸无杆腔进口阀,在压放平台进行支撑;
②停止该电极对应的油泵,并关闭油泵进口阀; ③更换该电磁阀;
④启动油泵,开进口阀,开大力缸无杆腔进口阀,移出支撑; ⑤进行大力缸升降,注意检查; 1.7.4.2压放系统电磁阀故障
处理:①通知中控禁止该电极压放操作,关闭该路油分配器进口阀,回油阀;
②更换电磁阀;
③更换完毕后,打开回油阀、进口阀,投入运行。 八、中控岗位常见各种异常现象与事故及应急处理 1.1 H2(氢气)含量增高的原因 ⑴原料水分大或炉内设备大量漏水。 ⑵炉内温度升高。
⑶炉内翻电石、产生硬壳。(要根据炉况及炉温、电流波动情况多方面综合判断) ⑷电极的软、硬断。
1.2炉气温度升高的原因(炉气出口温度应控制在700。C以下): ⑴电极位置高或电极工作端短。 ⑵操作不正常、产生翻电石或结硬壳。 ⑶炉内塌料或喷料。 ⑷料管堵塞,造成局部干烧。
※炉气温度超过700。C以上,根据炉况情况需停电检查的必须进行停电检查,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