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评估研究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意义。教学的时效性是思政课的重要方面,对思政课教学时效性进行评估,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增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效性评估体系,以保证对思政课教学时效性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评估
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但不论哪个时期都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1]“05方案”将思政课整合改革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课程内容和设计进行了新的变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应与时俱进,增强思政课的时效性,也应加强对其时效性的评估。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效性评估的重要性
做好思政课教学时效性评估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和学生接受程度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也是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思政课的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2]
(一)加强思政课教学时效性评估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增强教学质量的提高
思政课是高等教育的必修环节,是对高校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手段,对提升学生的修养、道德素质,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重要的帮助,同时也是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及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要及时的将国家的重大理论成果和重大事件融入教学内容,进课堂进头脑,这就对思政课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思政课时效性的评估有利于促进教师备课质量的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由于思政课的特殊性,对任课教师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及时更新知识储备,融会贯通,将最新的理论成果和社会广为关注的事件进行及时的讲解,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讲解党的理论路线和政策,始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精神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加强思政课时效性的评估有利于促进教师备课的自觉,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陈旧,提升教学管理的效率。
加强思政课时效性的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接受度的提升。学生对思政课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