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永乐苑阳光双语小学训育处
23.(8分)“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根据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右图所示, 图中 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 。
(填字(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母)。 A. 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 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混合而成的
C. 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3)右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 ② 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
O
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同。
相
S
Cl
③ 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4)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 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微观过程
页脚内容9
太原市永乐苑阳光双语小学训育处
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素 的化合价
(填“升高”“降低”“不变”之一)。
,该反应前后氮元
24.(5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 碘”指的是
( 填“原子”、“元素”、“单质”之一)。
(2)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容易受碱性溶液的侵蚀。所以我们洗发时,在用过洗发剂后 再使用护发剂,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由此可知,一般护发剂的 pH
“大 于”、“小于”之一)。
(3)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
。 7(填
(4)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等碳酸饮料,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性质。 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页脚内容10
。
太原市永乐苑阳光双语小学训育处
25.(6 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 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 溶液呈中氢 ) 性,CaCl2+Na2CO3═CaCO3↓+2NaCl氧
页脚内容11
太原市永乐苑阳光双语小学训育处
(1)大力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 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小明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大力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
, 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酸碱指示剂除外);
(3)阳阳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小明同学所得溶液混合, 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 是 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的 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 。
(酸碱指示剂除;为验证可能含有三、实验和推理题(本大题包括 3 个小题,共 18 分)
26.(9 分)如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 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氢 氧 化 钠
页脚内容12
浓 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