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精描细摹 运动员跑步
试试看,下面一段话中可以填上什么动词?
这时,一位中年人( )着肚子,慢慢地( )进医院的大门。一边( )一边( ):“哎呦,疼死了!”一位医生看到了,赶忙( )过来,( )中年人往里面( )。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常犯的毛病就是用抽象概述代替具体描写。 一、直接描写——内心独白法。 “×××心中纳罕:……” “×××心中想道:……”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的“单骑救主”,小说作者是这样来描写赵云的心理的: 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往来冲突,杀至明天,寻不见玄德,又失了玄德老小,云自思曰:“主人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
二、间接描写——不写之写。
不让主人公直接出来“说”内心话,而是通过描写与其有关的事物来展示其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
1.神态、动作、语言表现内心。
如李逵初见宋江时,第一句话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让他拜宋江时,他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赚我拜了,你却笑我!”当知道确是宋江后,他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叫铁牛欢喜!”说完扑倒身子便拜。
5
2.环境烘托人物心理。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还经常利用环境渲染和气氛烘托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心理,如“青梅煮酒论英雄”中的阴云和惊雷,“草船借箭”中的垂江大雾, “空城计”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这一切都很好地烘托映衬出人物的复杂心理,也同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把这段心理描写改写得更生动。
直接描写: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玩滑板,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玩,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偷玩游戏。老师啊,发发慈悲,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老爸呀,手下留情吧,我以后学习一定用心呀!”
间接描写: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唉”,可怜的“48”,我瘫在了桌上。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我的歪牙老师
这是我小学四年级的一位语文老师。老师长得不算高,也不算矮,带着一副快遮住大半张脸的大眼镜。一头的乱发,刚开学时见着还以为是什么新发型呢,特搞笑。而我们老师的最大特点是喜欢笑,一笑就露出了又大且歪的大门牙。
我们所有学生当时觉得很奇怪,后来一问,他竟然说他就喜欢笑,没事就笑,结果把这两颗门牙笑歪了。我们听了,是一阵爆笑,他也跟着我们笑。
我们的老师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两颗门牙特别大,看起来就像我妈妈炒菜时用的铲子,锃亮锃亮的,如果往外边一站,再一笑,绝对刺眼。其实,我们老师那两把“大铲”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替我们把不平全都铲平,也就是帮我们把错误全都改正。
有一次,我有些习题写错了。他把我叫到身边,一句一句的帮我理解,用他的大铲子指导我将错误“铲”平,直至我懂了为止。
还有一次,我读书时有一处应该读“拿牛奶”,可是因为夹杂着一些方言,普通话说得不够准确,就读成了“拉流来”。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我非常狼狈,而他却一本正经的说:“读的不够准,不是他的错,错在我,是我没教好,我一定会帮他改正的”。下课后,老师帮我把有可能读的不好的句子一句一句的“铲”平,直到我读熟为止。
6
他就是这样,工作认真负责,待人和蔼可亲,与学生相处好比一家人。 这,就是我的歪牙老师。
乐学宫任务
以人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人篇
我、亲人、老师 同学朋友、各式人物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