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解析:选C。螺[2.2]戊烷的分子式为C5H8,环戊烯的分子式为C5H8,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项正确;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3种,2个氯原子位于同一个碳原子上时有1种,位于2个碳原子上时分两种情况:同环上有1种,异环上有1种,B项正确;螺[2.2]戊烷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而每个碳原子与4个原子构成四面体形,所以连接两个环的碳原子至少和直接相连的两个碳原子不共平面,C项错误;该有机物含2个三元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类似烯烃的性质,且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转化率不大于1,则由1 mol C5H8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D项正确。
4.解析:选C。在Fe做催化剂时,苯乙烯苯环上的H原子可被溴原子取代,A项正确;苯乙烯中的碳碳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从而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正确;苯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苯乙烷,C项错误;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苯乙烯,D项正确。
5.解析:选C。该有机物的名称为2-甲基丁烷,A项错误;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而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类似甲烷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而不是平面四边形,故二者为同一物质,C项正确;同系物的结构相似,且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故题给的两种物质不互为同系物,D项错误。
6.解析:选C。用谷物酿制食醋经历的三个主要发酵过程为糖化→酒化→醋化,分别是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在无氧的条件下),乙醇被微生物在有氧的环境下氧化成乙酸。A.糖化过程是淀粉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故A正确。B.传统酿醋工艺均经历了酿酒的过程,故B正确。C.酒化在无氧环境中进行,醋化在有氧环境中进行,故C错误。D.发酵液的温度控制到“小暖如人体”是为了提高酶的活性,故D正确。
7.解析:选C。乙醇、乙烯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A正确;光照下甲烷和Cl2的反应、在FeBr3催化下苯和Br2的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甲醇、醋酸所含官能团分别是羟基、羧基,故C错误;葡萄糖分子中有5个羟基和1个醛基,果糖分子中有5个羟基和1个羰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8.解析:选C。轮烷的一种合成原料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根据球棍模型和价键规则可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2。该化合物的名称为乙酸乙烯酯,A项错误;该化合物中只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该化合物只能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该化合物含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含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C项正确;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其结构中含羧基,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OOH、CH3CH===CHCOOH、CH2CCOOH、CH3、
,D项错误。
9.解析:选A。菜籽油属于植物油,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其中的碳碳不
饱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淀粉和油脂都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而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不是人类的营养物质,B错误;环己烷和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由乙醇制备乙烯的反应为消去反应,由乙醇制备乙醚的反应为取代反应,D错误。
10.解析:选B。该有机物的结构中存在—CH2—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A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可与醇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B正确;氯原子取代三元环上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有1种,取代六元环上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有氯代物共有4种,C错误;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11.解析:选D。a、b、c中均含有—CH2—结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A错误;a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和
等,B错误;b的一氯代物有3种,c的一氯代物有4种,
3种,一
C错误;b、c中均含有碳碳双键,故都能使溴水褪色,D正确。
12.解析:选C。三元轴烯的分子式为C6H6、四元轴烯的分子式为C8H8,二者结构不相似,
不互为同系物,A项错误;五元轴烯的二氯代物有,共3
种,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六元轴烯的二氯代物共4种,B项错误;四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正确;一个六元轴烯分子中含有6个碳碳双键,故1 mol六元轴烯最多可以与6 mol H2反应,D项错误。
13.解析:选D。由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9H12,A错误;一氯代物有四
种,如图所示 ,,B错误; ,⑤号碳原子所连的四个碳原子不
可能共面,C错误;与HBr 1∶1反应时,产物有确。
、,两种,D正
14.解析:选B。题中所述“石蜜”,来自甘蔗汁,因而其主要成分为蔗糖。
15.解析:选C。饱和一元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N的二氯代物有9种,B项错误;N、P的实验式相同,故等质量的N、P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相等,C项正确;M、N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项错误。
16.解析:选C。M中的醇羟基、醛基等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正确;1 mol M中含有2 mol —OH,故消耗金属钠2 mol,B项正确;1 mol磷酸吡醛水解生成1 mol M和 1
mol 磷酸,又吡啶与苯环性质相似,故直接连在吡啶环上的羟基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即1 mol磷酸吡醛最多消耗 4 mol NaOH,C项错误;根据M的分子式为C8H9O3N,1 mol M 可以消耗4 mol H2,故生成物分子式为C8H17O3N,D项正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