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确定关键路线和工程的计划周期。 三、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试述组织文化对各项管理活动的影响。
2、试从部门化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论述劳动分工理论的意义及其变革。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5 分,共20 分) 1.案例一:
大宇公司创建于1967 年,其创始人金宇中勤奋、严厉、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大宇最初在出口纺织品方面取得了成功。公司业务不断扩展到贸易、汽车、机械、电子、建筑、重型造船、电脑、电信以及金融领域,成为韩国第四大企业集团。大宇公司是西尔斯(Sears),Christian Dice 等多家公司的纺织品供应商,大宇还同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生产LcMass 牌汽车,然而,由于劳动力和其他一些问题,汽车产品发展受到了限制。
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总裁金宇中努力工作的理念以及植入人们深处的价值观。可是,到了20 世纪80 年代末和90 年代初,公司开始面临着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金宇中的担心――随着韩国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工人们可能丧失努力工作的热情,另外,年轻工人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奋发向上的精神正被淡忘。 由于金宇中对此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大宇集团中的某些公司便处于失控状态。例如,在并不赚钱的重型造船行业,他注意到有许多不必要的花费,后来,仅是()除公司开办的理发店便为公司每年节约800 万美元。
总体上讲,大宇公司的员工年龄轻,受教育程度高,大宇公司的高级职位中,并无()关系,这一点与许多其他韩国公司的相似职位比较而言,大有不同。
虽然大宇公司拥有91000 名员工,是一家大型公司,但它在任何一个产业中都不占有支配地位,大宇制定了努力成为Caterpillar、通用汽车等几家国外大公司供应商的战略,这也许会导致大宇失去以自己的品牌成为主要市场开拓者的机会,在20 世纪90 年代,金宇中也一直在欧洲寻找机会,比如,他同在发过的一家经销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
这些重大的重组活动已经产生了一些积极效果,金宇中出售了一些钢铁、金融和房地产项目,加强管理代替了放任自流的管理风格,重新实行了集权化管理;一些管理者或退休,或解聘,此外,还撤销了几千个岗位。
所有这些变化对财务状况和公司文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到了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大宇还需要对付坚挺的韩国货币、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与日本的竞争,以及其业务涉及不同国家的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
问题:
(1)本案例中,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因素?
(2)你如何评价金宇中的反应对策?从本案例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案例二:
孙工所在的监理项目是由六位监理人员组成,监理人是受业主委托在工地现场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对工程中所进行的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六位监理各有分工,其中:赵工——总监代表,是该项目部的领导;其他五个监理分别是:沈工——负责钢筋工程验收;刘工——负责模板工程验收;宋工——负责混凝土工程验收;孙工——负责电器安装工程验收;黄工——负责( )工程验收。
赵工从事监理项目总的领导工作,责任心强,对下属们的监理工作总是事事过问,尽心尽责整天从早忙到晚,似乎把五位监理的工作都由他一人来做才放心。他曾讲“以前,某工程只有我一个土建监理,一切是都办得很好,现在包括我有四位土建监理,可受理起工程来,并未感觉到轻松,倒更有麻烦事多起来的感觉。”其他监理评价赵工的工作是:“做不到()上,越忙越乱。”
沈工负责钢筋验收,工作努力,不怕吃苦,现场经验多,职称是六位监理中最低的——助理工程师,刘工负责模板工程验收,理论水平高,写作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宋工负责混凝土工程验收,工作踏实骨干,任劳任怨,不善言谈,孙工和黄工分别负责电器和()工程验收,工作认真,水平可以。
工程开始时,工作进展还比较顺利,但不久,监理人员内部就出现了矛盾。几位监理时总监代表赵工的工作方法产生了意见。忒保额是沈工,他认为赵工对自己的工作成绩从来未给予肯定,还时常遭受批评。例如,有一次沈工在检查钢筋时发现有问题,他立即通过了施工单位整改,赵工在现场巡视时发现了问题,找工回来后就批评沈工,为什么没发现问题,当沈工说明不但发现了问题并做了处理后,赵工人批评沈工为什么没向他回报。有时还出现这样的问题,项目监理已将问题只给施工单位并指出整改方法,而项目总监赵工发现同一问题也向施工单位指出整改方法,造成施工单位不知听谁的意见现象。再有,每个月末,监理 项目将本月工作质量、发生的问题、验评次数优良率曲线等情况写成“监理月报”送交业主及质量监督组,开始这些工作都是由赵工独自完成,但赵工逐渐感觉自己太忙,就提出让大家轮流写,写完后再由赵工核对修改。刘工认为,报不是任何人都能很好地完成它。事实证明,刘工写的月报内容详实,赵工基本不必修改。而其他监理写的月报,赵工要花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修改。有时,赵工有其他事,月报未来得及修改,造成不能按时完成发出。
由于赵工的领导方式,几位监理无法与赵工沟通,使得整体的办事效率降低,士气低落,施工单位及业主对监理也不满意,工程进度和质量受到影响。 问题:
(1)赵工的问题处在哪?违反了哪些管理理论? (2)如何改进赵工的管理方式?
(注:从中南财大研究生招生网站上下的08 年试卷部分字完全看不清,因此有些字我有括号空着了,但不影响做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解释名词并简单举例说明,每个5分,共20分) 1.利益相关者 2.直觉决策 3.组织结构 4.路径—目标理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理想官僚行政组织体系的特征如何? 2.学习型组织的涵义及其特征如何? 3.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有哪些?
4.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领导方式与下属成熟度应如何匹配? 5.组织规模与组织文化是如何影响有效控制系统的?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企业为生产某新产品,有两方案,甲方案投资400 万元购进新设备安装一条全新的生产线,乙方案投资150 万元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两方案均使用10 年,预计该产品未来各年中1-7 月的销路较好,8-12 月的销路较差。该产品单价为10 元。销路好时,甲方案每年可卖产品60 万件,乙方案可卖50 万件。销路差时,甲方案每年可卖产品5 万件,乙方案可卖15 万件。
试从甲乙两方案中作出抉择
2.某工程项目所含的作业、各作业的关系及作业时间如下表所列: 作业 紧前作业 时间(周) 作业 紧前作业 时间(周) A — 10 G D 8 B A 10 H E 6 C A 4 I C、F、G 10 D A 5 J D 4
E B 5 K J 5 F B 5 试解决以下问题: (1) 绘制网络图;
(2)计算各结点的最早开工和最迟完工时间,并求出G 作业的最早完工和最迟开工时 间;
(3)确定关键路线和工程的计划周期。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从三鹿奶粉事件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2.试述决策对各项管理职能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每个15分,共30分)
案例1:D 公司面向市场优化企业组织机构不断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是适应不同产品结构、人才结构和科技结构,发挥企业各种资源效率的内在要求。D 公司近年来在组织机构方面的改革主要有:
(1)推行事业部制。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管理效率,D公司精心研究和策划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方案,作出了先实行模拟事业部制,而后实行独立事业部制的决定,将厂部的八个职能部门重新合并成八部一室,压缩或分流102 名处室人员。这一措施激发了各经营分厂的活力,管理效率得以提高,而厂部的工作则着重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协调各经营分厂的经营战略、技术战略等更高层次的决策。
(2)生产组织管理从工艺专业化转向产品专业化。早在80 年代末期,D 公司采用以工艺专业化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形式,但常常出现如下问题:①该种生产组织是跨行政部门的,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出现生产进度不一致时,有时难以协调;②由于原料品种多,可能会引起原料组织不到位而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影响生产效率。D 公司对该公司产品的生产组织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主导的三大类产品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必要按照生产工艺划分车间,于是打破了原来低效率的工艺专业化生产格局,建立起产品专业化的新体系,一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3)改革科研体制。1991 年以前,D 公司研究所集中于总厂,负责全厂的技术开发,由于科研人员远离市场,缺乏市场意识,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与品种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针对这一矛盾,D 公司作出了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的决策,即解散远离市场的集中式新产品开发研究所,而将其转移到相关的经营分厂。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现在:(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