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 超验骇客 - 对人类主体性的反思与救赎 - 黄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5:50: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环球纵横

MOVIELITERATURE

《超验骇客》对人类主体性的反思与救赎

■黄

璐(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唐山063009)

[摘

要]《超验骇客》是一部人工智能题材的科幻动作片。影片以“上传意识”为预设科幻主题,引入康德超

验主义的灵感,建构高深科学气息和炫“酷”的新电影美学。威尔博士最终选择了捍卫爱情的尊严,捍卫被冰冷的逻辑、秩序与机器世界日趋吞噬的人类主体性最后的自留地。影片对人类主体性的反思振聋发聩,对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与救赎的铺陈叙事值得称赞,并告诫我们每一个人,人类尚且具有选择的权利,人类不是地球的

瘟疫。[;主体性;技术反思关键词]《超验骇客》

一、上传意识:预设科幻主题

《超验骇客》(Transcendence)是2014年由中国DMG集团、艾肯娱乐联合出品,约翰尼·德普、丽贝卡·豪尔等人主演,沃利·菲斯特执导的一部科幻动作片。影片讲述的是威尔博士在临死之前将大脑意识上传人工智能网络,堪称完美的人机结合体不断创造科学奇迹,最终引发了科学与人类主体性之间的冲突与决裂。影片以人工智能为电影主题,建立在“机器能否具有自主意识、认知能力、思维和情感”这一本体追问与反思之上,并用“上传意识”这一人机交互的科幻构思完成了主题预设,这有别于《黑、《人工智能》等影片中的机器学习与意识客帝国》系列

进化的主题预设,也有别于《终结者》系列影片中的新一代机器人具有情感采取程序的主题预设,以便解决这一合乎科学逻辑的本体想象问题。人工智能模拟的基本条件是把所有思维和心理状态转换成符号来处理,仅有符号处理系统显然不够,必须有其他方法来模拟人脑的多方面功能,与之对应的是,人工智能模拟人类感性世界的进展甚。“上传意识”这一预设主题也便成为了一个简洁的、使微

人相信并且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为影片后续一连串的主题叙事建立了可靠的辩证与反思的基点。

,“上传意识”最终创造出万能的人机结令人刁诡的是合体,与其说是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前景的展望,不如说

是扩延并扭曲为对科学力量的顶礼膜拜。虽说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高度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但影片叙事却远远超出了人工智能的认识范畴,诸如纳米技术、微创医疗、心理学、植物学、生物再生科技等镜像及现实功效的全景展示,已经沦为各科学领域前沿进展的大集合和大巡礼。不论是人工智能、纳米科技、生物再生等若干个极具潜力的科学研究领域,来扮演一个类似“物联网”的集约化和统摄性的革命者角色,彻底颠覆日常生活世界的科学认知与想象,也为影片建立了耐人寻味、值得推敲的“仿像”科幻情境,成就了高深科学气息和炫“酷”的新电影美学及

[2]

商业卖点。

[1]

、《超验骇客》对人类主体性的反思二

在芸芸众生的日常世界里,有些人沉迷网络,有些人

醉生梦死,有些人则置身于科学探索带来的惊疑和荣耀中。

:“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正如叔本华所说

回摆动着,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

[3]”闲暇、痛苦和无聊创造了科学世界的精彩,科学成分。

家的梦想无非是做些大动作,搞出些惊天动地的大成果,不论基于自我沉醉的需要,还是追求功名利禄。威尔博士和妻子伊芙琳堪称天生一对,两人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科学志业,伊芙琳的形象标准显然要比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高出一截,具有苗条身材和几分姿色,还不是“眼镜妹”

威尔博士非常幸运,也非常幸福。然而,反科技极端分子的出现打破了威尔博士的平静生活,威尔的世界已经失控了。

,“假设计算机拥有人类所有正如威尔博士的科学预言

的情感,它的分析能力将远远超越人类有史以来的集体智

”走投无路的威尔博士最终选择并成功实现了“上传意慧。

,得以疯狂进化和生长,曾经的科学梦想近在咫尺,这识”

种“土豪金”式的能量爆发和情绪宣泄,让威尔无数次诘

,“这不正是你的梦想吗?”当威尔人机合一问妻子伊芙琳

智能网络(人机结合体)表现出对权力与控制的欲望时,

,并恐惧感油然而生,正如“人类的恐惧来源于未知事物”与威尔博士生前在科研报告会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人类不就是要创造上帝吗”联系

物的尺度”的哲学腔调赫然荧屏,让人沉醉满足,却又充满恶俗。这种不辨是非的价值判断和皆大欢喜的结局设计,犹如《人工智能》中机器人大卫的命运,大卫没有肉身,却拥有情感;非母体所生,却有着天然的人性,对人类主体性的不懈追求,坚信自己的存在如同人类对自我存在的肯定一样,而现实却反戈一击,梦想与失落在整部影片中

[4]

飘散着淡淡的哀伤。威尔博士一次戴上了呼吸机苟延残喘(身体),一次安详等待死亡(意识),科学的梦想与现实的失落在整部影片中散发着淡淡的感伤。

威尔博士的身体已经终结了本能的使命,但是借助科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CTY001)。

120/2014年第24期·电影文学

MOVIELITERATURE

环球纵横

学的想象力和颠覆性力量,大脑意识却在人工智能网络中获得重生。在充斥符号流的机器逻辑中,缺乏身体感知的威尔人机合一智能网络,彻底失去了人类真实世界或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性,伊芙琳在窃喜之后,便迅速坠入了彷徨乃至无所适从的境地。伊芙琳只是生活在一种片段式的回忆中,曾经那么真实的威尔因此变得陌生起来。伊芙琳多想感受到威尔的存在,哪怕是触碰一下威尔的脸庞。事实上却依然独守空房,孤单入睡,噩梦汹涌袭来,惊醒后赫然发现,不管你做与不做,威尔总是映衬在屏幕上。影片对彰显人类主体性的剧情设计趋于丰富与饱满,采用若干个场景组合直叙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以《阿凡达》等科幻巨制中植入感受“风”的主题隐喻,来区隔人类特有的身体感知边界。

以人工智能叛变作为主题的同类型电影,通过虚拟的高科技幻象对人类的高科技崇拜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实现

[5]

了对当今世界面临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的反思。《超验骇客》并未展示科学力量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或者说人工智能催生出的毁灭性力量被威尔博士的情感所控制住了。反科技极端分子招募雇佣兵攻击威尔博士的人工智能科学实验基地,乃至伊芙琳注入血液病毒程序的决战时刻,威尔仿生人拥有绝对力量实现毁灭性打击,却在“科技造福人类”这一基本原则下发出攻击警示,给予人类足够的尊重与爱护。威尔仿生人(人机合一智能网络)的自主进化已经强大到无所不能的地步,各种可能的糟糕结果引发了观

,者强烈的想象张力,诸如《终结者》系列中的“天网”

《黑客帝国》系列中的“母体”,《重生男人》中的“联邦科技”等智能系统带来的毁灭性后果。科学的车轮无法停止,不确定性的未知世界产生了足够的恐怖氛围,这种恐惧感与威尔博士在等待死亡的漫漫煎熬中形成了鲜明对比。

,《超验骇客》类似于《百万美元宝贝》营造的沉闷气氛

除了科学带来的惊奇(或者说堆砌科学概念),引入康德超验主义的灵感,仅剩下平淡乏力的剧情叙事。影片结局如同《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中“救世主”的现世,只能以机器对机器、情感对情感的内生性革命来寻求终极解决。

——爱情与《遗落战境》中体现人类主体性的两大元素—

竞技给予了深刻启发,爱情代表了感性的主体存在,竞技代表了未知的比赛结果,均指向不确定性的世界存在方式,也是人工智能无法走向完美的致命缺陷所在。威尔仿生人最终因为选择爱情而停止了进化的脚步,没有什么比守卫爱情更感人至深的故事,威尔对妻子伊芙琳深深的眷恋,以及爱与“永远不会让你一个人”的美好誓言,致使威尔仿生人在明知陷于病毒程序感染风险的情况下,终究做出挽救妻子生命的决定。网络连线导致了计算机病毒程序植入威尔人机合一智能网络系统,无所不能的威尔人机合一智能网络轰然垮塌,威尔又要向死神报到了,只不过这次是意识的清除,是彻彻底底的死亡,更是因为对人类情感的留恋,对真挚爱情的行动宣言。

威尔紧紧握住妻子伊芙琳的手,深情看着她的眼,让

她不再感到孤单和恐惧。威尔和伊芙琳携手安静地离开人间世界,被世界遗忘在边缘的黑暗角落。这是科学与社会担当的典范,也是一个“燃烧自己、照亮后人”的傻人义举。没有人能够超脱死亡的恐惧,尤其是面对未知世界带来的莫名恐惧感,威尔最终选择了捍卫爱情的尊严,捍卫被冰冷的逻辑、秩序与机器世界日趋吞噬的人类主体性最后的自留地,这是彰显人类主体性最绚丽的光彩,或许也是威尔和伊芙琳自相识以来共同做过的最傻帽的事情。这至少说明,科学家值得享受全社会最崇高的敬意,值得历史铭记逝去的身影。

三、困境与救赎

情感可以成就也可以颠覆人工智能网络,这种二律背反的认知情境造就了“囚徒困境”式的生死抉择,只不过

,唯有游戏规则是零和博弈式的,无关乎“对”与“错”

“0”与“1”之间的不断组合。科学的滥觞与发展犹如普罗米修斯盗火的隐喻,亦同《雪国列车》那台毫无倦意的永动引擎,启动了就不可能停止,人类按照某个加速度被拖挟着奔向未来的新时代。在人工智能中的达尔文主义观点看来,人类不会停止对于比自身更高的智能系统的探索,而大自然的进化法则难以违背,只能使进化之链朝超越于人类的方向伸展,有朝一日在地球上出现超越于人类的新的智能物种绝非天方夜谭,而恰恰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6]

果。这一科学朝拜的激进观点从《超验骇客》对人类主体性的反思视角来看,是多么的危险。除了威尔人机合一智能网络,没人愿意看到一个有机世界的来临。同样,没人愿意看到《异形》系列中的进化之王吞噬人类世界。《超验骇客》没有印象深刻的台词,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设计,更没有优人一等的视觉效果。诚然,对人类主体性的反思却振聋发聩,对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与救赎的铺陈叙事值得称赞。影片至少告诫我们每一个人,人类尚且具有选择的权利,人类不是地球的瘟疫![参考文献]

.自然辩证法研究,[1]郑祥福.日常化认识与人工智能研究[J]2005,21(02).

[2]BruceIsaacs.FilmCool:TowardsaNewFilmAesthetic[D].Sydney:UniversityofSydney(PhD),2006.

[3][.石冲白,译.北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1982:427.京:商务印书馆,

[4]马珍萍.《人工智能》的颠覆性叙事策略[J].电影文学,2010(10).

[5]李猛.技术批判与生态反思———人工智能题材电影评析[J].电影文学,2013(13).

[6]郦全民.人工智能中的达尔文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07).

[作者简介]黄璐(1981—),男,江西宜春人,硕士,河北联合大

学体育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媒体传播。

2014年第24期·电影文学

\\121

- 超验骇客 - 对人类主体性的反思与救赎 - 黄璐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mmi00polz7k6x56aj2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