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深基坑土方开挖、基坑支护、降水方案专家论证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4:51: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自然地面上进行支护桩、立柱桩钻孔施工。通过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结合我司在附近区域施工经验,本工程支护桩、立柱桩施工拟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成孔,人工造浆与孔内原土自然造浆相结合护壁,正循环二次清孔除渣,导管回顶法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钻机选用GPS-10/20型钻机成孔,可满足施工要求。

钻头选用性能良好的三翼钻头,这种钻头具有强度高、排渣导流性好、切削量大、导向度高等特点。钻头直径不小于设计直径。 2.1.施工准备工作

2.1.1 熟悉图纸,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2.1.2 按有关文件规定要求现场铺设施工用临时便道,开挖三级沉淀池。合理布置、搭建现场施工临时设施 ,为文明施工创造好条件。 2.1.3 按设计要求组织好桩基设备及配套设备进场,安装调试。 2.1.4 按工程设计要求,认真组织施工材料进场,并按有关规定做好原材料的采样测试工作,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2.1.5 邀请与施工有关的周边单位和周围的居民委员会到场召开协调会,协调好施工期间有关问题。 3.钻孔灌注桩施工: 3.1 测量放线:

21

⑴ 我方现场派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测量放线和桩孔定位。开工前按施工图及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点,进行测量放线定位,敷设工程的基轴线,做好较永久性固定标记,同时与甲方(或甲方委托的监理)办理建筑测量复核单,提交有关部门审核复查认可。

⑵ 为了测量成果的准确性,选用全站仪,根据建筑物轴线和具体桩位进行定点放线。桩位测量误差不大于2cm。

⑶ 桩位放出后由挖机开挖出沟槽,再用全站仪进行桩位放样,经监理复核合格后进行护筒埋设。 3.2 护筒埋设:

根据测量技术要求,采用十字中心吊锤法将护筒(护筒直径为D+100mm,D为施工桩径)垂直固定于桩位处进行校正,达到要求后,方可埋设。其技术要求如下:

⑴ 护筒采用钢板卷制,护筒中心偏差不大于2cm,倾斜度不大于1%,同时高出地面10cm为宜。

⑵ 护筒基坑深度一般为1.10~1.30m,遇障碍物需清除后方能埋设。 ⑶ 校正后用粘土将护筒周围埋实,确保护筒在钻进中不漏失泥浆,不发生位移。

⑷ 作好记录进行复测。 3.3 钻机安装就位:

⑴ 钻机安装必须水平、周正、稳固。

⑵用水平尺校正施工平台水平度和转盘的水平度, 保证桩架天车、转盘中心、护筒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做到“三点一线”。 ⑶转盘中心与护筒的偏差不大于2cm。

⑷ 钻机平台底座必须座落在较坚实的位置,否则用地板垫平,防止施工中倾斜。

⑸ 对各连接部位进行检查。 3.4 泥浆管理与运用: ⑴ 泥浆配制:

用好泥浆是保障成孔顺利,保持桩孔不坍、不缩,保证混凝土灌注质量的重要环节。

⑵ 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

泥浆池尽量放在桩位空隙处,泥浆池容量根据单桩方量及最多同时施工的桩数而定,一般在30-50m3左右,泥浆池内分沉淀池和循环池。 ⑶ 泥浆性能要求: 22

比 重 粘 度(s) 注入孔口泥浆 排出孔口泥浆 ⑷

≤1.15 ≤1.3 18~22 20~26 废浆外运:

设专人进行泥浆管理,随时跟踪、检查循环池内泥浆比重、粘度,以确保钻进需要,性能不合格泥浆不得使用,对于施工中产生的废浆均输送到废浆池(罐)中储存,再用密封罐车外运排放。 3.5 成孔钻进:

⑴ 根据地层和设计要求及前述确定的施工工艺,选用GPS-10/15型,进行正循环成孔钻进。 ⑵ 钻头选择:

选用性能良好的正循环三翼钻头,这种钻头具有强度高、排渣导流性好、切削量大、导向度高等特点。钻头直径根据施工工艺、设计桩径及试成孔各参数来确定。钻头设保径装置,施工中要经常核验钻头尺寸,发现磨损过大应及时修复、更换。

⑶ 钻进技术参数的选择:

按地层特性所确定的各项参数,作为全面施工的最佳参数。采用分层钻进技术确保成孔质量,钻压利用钻具自重加压,开钻时轻压慢转以保持钻具的导向性和稳定性,泵量的调整可安装回水装置,进尺后针对不同地层,适时调整各钻进技术参数。终孔前0.5-1.0m,采用小参数扫孔钻进至终孔,以减少对孔底的扰动。

⑷ 注意事项:

a.集中精力,认真操作。

b.钻进中经常跟踪检查,调整循环泥浆性能,确保注入孔口泥浆合格。 c.认真做好班报表记录,真实齐全。 d.出现事故应及时处理并上报。 ⑸ 成孔检验:

钻进成孔中为确保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桩深,钻进中必须用钢卷尺丈量钻杆长度,准确丈量机上余尺,并作正确计算、记录,确保孔深误差小于100mm。 3.6 一次清孔:

钻进终了,将钻具提离孔底0.2m左右,上、下活动,低速回转,全泵量冲孔,充分研磨孔底较大颗粒土块,待孔内返出浆液中无泥块泥皮可视为一次清孔完毕,实现“一次清孔为主,二次清孔为辅”的清孔排渣原则。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用测锤测得孔深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3.7 钢筋笼及钢构柱的制作安放与技术要求:

⑴ 进场的钢筋、钢板、角钢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质保书。

23

原材和焊接质量按施工规范之要求取样送检。

⑵ 钢筋笼、钢构柱制作前,将主筋、角钢校直,清除钢筋、型钢表面污垢、锈蚀等,钢筋、型钢下料准确控制下料长度。 ⑶ 钢筋笼采用环形模制作:

制作时,全孔笼在地面分段制作,在孔口对接;要求主筋与加强筋点焊牢固,并不得损伤主筋。特别是钢构柱焊接质量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⑷ 钢筋笼、钢构柱按设计桩详图和设计交底会的规定对接。钢筋笼、钢构柱制作偏差不超过规范标准,经验收合格后按开孔通知书要求下入孔内并在孔口焊接。同时采用焊接吊筋和加焊水泥保护块的技术措施,确保钢筋笼垂直度位置安放达到设计标高及水平位置安放,保留设计要求的保护层空间。 ⑸ 钢筋笼(含钢构柱)置放必须轻提缓放,下放遇阻应立即停止,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后再行下放,严禁将钢筋笼高起猛落、强行下放。 ⑹ 技术要求:

a.保证钢筋笼圆度、钢构柱方度符合规范; b.保证钢筋笼垂直度不大于1%;

c.孔口对接采用单面搭焊,其搭焊长度与焊缝厚度应分别满足10d和0.35d;

d.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 钢笼直径±10mm;钢笼长度±100mm; 保护层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 3.8 下导管:

⑴ 选用Φ214/250mm灌浆导管,导管须内平、笔直; ⑵ 必须对导管进行检查,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导管长度按实际孔深而定; ⑶ 下管前清点根数,检查联接处密封情况,每节使用“0”型密封圈,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严防泥浆渗入管内;

⑷ 孔口连接时,在丝扣处涂抹机油,便于拧卸; ⑸ 严禁使用铁锤打击导管,防止变形。 3.9 二次清孔:

下好导管即开始二次清孔。拟定采用正循环清孔,首先往孔内注入原浆,将孔内泥块土屑携出孔外,尔后以低比重优质泥浆置换孔内浓浆,清孔后泥浆性能指标符合下列要求,其沉渣厚度≤100mm时视清孔符合要求。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灌注前使用橡皮球作为隔水塞将混凝土与泥浆隔离。

清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泥浆性能指标符合下列要求: 比重1.1~1.15、粘度10~20S、含砂率<6%、胶体率>95%、失水量<30mL/min、

24

深基坑土方开挖、基坑支护、降水方案专家论证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msqz6yvt5423gj8fm53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