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合集】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语文七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3 23:14: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酝酿(liáng) 黄晕(yùn) 发髻(jì) 碣石(jié) ....B.棱镜(líng) 粗犷(guǎng) 嘹亮(liáo) 贮蓄(zhù) ....C.卖弄(lòng) 池畦(qí) 莅临(lì) 草垛(duǒ) ....D.花苞(bāo) 竦峙(sǒng) 窠巢(cháo) 静谧(mì) ....2.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隔壁 消耗 隐约 妄下断语 B.讨厌 忧郁 安祥 若有若无 C.预警 偶然 挣扎 提心掉胆 D.愤恨 辨护 衔着 畏罪潜逃

4.下列对文中“长妈妈讲述美女蛇的故事”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说明农村当时还很落后。 B.寄托着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那是作者生活历练后的结果。 C.为了表现百草园里藏有赤练蛇的事实,这具有暗示性意义。 D.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使得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C.依法打击网络暴力,为网民理性表达营造健康有序的规范体系,积极向善的网络文化。 D.国际足联确实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反腐倡廉都是必须而且急迫的。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请根据语言环境,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10分) (1)正入万山圈子里, 。 (2)问渠那得清如许? 。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常记溪亭日暮, 。

(5)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 “ , ”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6)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 。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1)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___(人名)的组诗《____》。 2)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3)这首词上阕写景寄情,下阕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8.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为此我校七年级四班开展了“写好汉字,学好母语”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拟写一句宣传标语。(紧扣主题,言简意赅,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示例,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两个活动。(注意:不能写举行辩论会) 活动一:汉字书法比赛 活动二: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

(3)这次班会中要举行有关规范汉字书写的辩论会,假如你作为正方代表,请针对下面的反方观点,写出辩论词。

反方:现在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书写已经普及,有这样快而好的书写方式,人们何必浪费时间练习写汉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文言文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芳“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待君久/不至已去 C.君与家君期/日中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太丘舍去(离开) B.为人谋而不忠乎(尽心尽力) ..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D.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

3)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陈太丘与友期行》表达了人应该讲诚信,诚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失信者是客,而不是陈太丘,但客人却不反省自己的过失。 C.“博学而笃志”这一章节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论的是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谈论的是学习方法。 10.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曷不听其所为_________ .

②安阳韩性闻而异之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冕小儿,恬若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雪地烤红薯

①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烤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

②(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

③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扯起提绳,“啪”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

④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了一个,才知道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

⑤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着走了。

⑥于是,男人又提高了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了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

⑦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幕,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间:“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嗯,是。”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

⑧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太,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烤糊的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

⑨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奥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

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烤红薯的微涩与甘甜。

⑩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 ?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

手忙脚乱____红薯→打起精神称红薯→高声吆喝____红薯→不声不响吃红薯 2)选文中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关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④段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中的“笑”字,反映了儿子对烤红薯的不屑一顾。 B.第⑤段男人“眼睛盯住校门”中的“盯”字,表现他盼着有人来买红薯,更盼见到儿子。 C.第⑥段平头少年“拽了拽”长脖子少年的胳膊,是不想让长脖子少年走近男人。 D.第⑦段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可见男人对这些孩子关爱有加,很大方。 4)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5)第⑨段“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烤红薯的微涩与甘甜”中的“微涩”和“甘甜”意蕴丰富,请揣摩并写出平头少年的内心活动。

12.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②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

③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④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⑤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⑥“妈妈!”

⑦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

⑧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⑨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⑩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女娲对于她这优美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寂寞了。

1)结合具体语境说明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①兴高采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眉开眼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第③段画线处的语言十分生动,请说说这里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说说人类是怎样诞生的。 5)结尾画波浪线的句子与前文的哪一个句子相照应?

【3份试卷合集】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语文七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mv220bt9834ka295j7z7yqpo85se700d5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