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西周金文中的“抓”字
张乐
【摘要】响字仅见于西周金文中的昆晌王钟,以往学者或释疙,或释夷。笔者根据近来学界对“真”字、“颠”字的研究成果,对#字的以上释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晌字所从的k即是“真”字、“颠”字所从的声符,很可能就是“颠越”之“颠”的早期写法。故晌字应释为“瘼(癫)”,昆呢王钟实应为昆瘼王钟。【关键词】真;颠;瘼;昆晌王钟
【作者简介】张乐,女,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上海200241)
昆晌王钟,西周晚期器,旧为罗振玉所藏,先后著录于《周金文存》《梦鄣草堂吉金图续》《小校经阁 金石拓本》《三代吉金文存》《金文总集》《殷周金文集成》《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等书中,铭文共 十四字,释文如下:
昆紙王贾乍餘钟,其万年子孙永宝。
钟铭内容为昆派王铸钟留念子孙之记,并不复杂,疑难字词也不多,值得讨论的就紙(《集成》 00046)、| (《集成》00046)两字。§字,以往有学者误认为是“用贝”?二字,或释为“贮”?字,后经过李学 勤、裘锡圭等先生的考辨③,学界基本认同为“贾”字,无甚争议。而版字,则还基本处于阙疑之中,各家 释文只给出隶定的写法,故下文笔者主要依据近年来的考释成果,探讨唞字。
以往学界对咏字的考释意见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职字与《说文解字》中训为“头疡也”(小徐 本作“酸痛也”)的“疤”字混为一谈。如强运开在其《说文古籀三补》中直接将昆咖王钟之抓形体,作为 《说文》“疤”字的籀文写法而补充列举其下,后马叙伦在《说文解字六书疏证》中亦引强氏此说。甚至 《古文字诂林》中也将紙形体与农(《古陶文字征》秦1〇1〇)、忒(《睡虎地秦简文字编》封五一)匕声,“匕”的篆文为K,甲骨文形体为/(《合》19885,自组)、K《合》2496,宾组)
J
(《古玺
文编》2670)等字形同列于疤字条之下。?而实际上,《说文》疤字与你字是判然分明的两字。“疤”字从
《合》29354,无名
组)等⑤,金文形体为/(豪匕辛簋,商)、\\ (木工册作匕戊鼎,西周早期)、文(微伯瘸匕,西周中期)、产 (伯多壶,西周晚期)?等,与咖字中所从之k截然不同,k为倒人之形,而“匕”为匕匙之象形,关于古文 字中人形与匕形的区别,林沄早有专文详加论述⑦,读者可以参看。
另一种是罗振玉的释“夷”之说。罗氏在《雪堂金石文字跋尾》中跋此钟铭云:“脤(注:即价字),予 以为即夷字,从爿从疋。疋即尼,今篆文从尸,此从厂者,如居字从尸,《玉篇》古文作庋,昝鼎及季娼鼎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商周金文字词集注与释译”项目号:13&130)中期成果。
① 罗福颐:三代吉金文存释文》,转引自《金文文献集成》,线装书局,2005年,第42册第44页。② 刘体智:小校经阁金石文字》(引得本一),台湾大通书局,1979年,第36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 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1年,第1卷第46页。
③ 李学勤:鲁方彝与西周商贾》,《史学月刊》1985年第1期;李学勤:《兮甲盘与驹父8》《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 年,第138页;裘锡圭:《释“贾”》,《裘锡圭学术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40页。
④ 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卷第29页。⑤ 刘钊《新甲骨文编》(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86页。⑥ 董莲池:新金文编》,作家出版社,2011年,第1118页。⑦ 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69页。
ZD
7
中国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
作皮从厂,以是例之,知疋即尼矣。古尼与夷殆一字。《孝经》‘仲尼居’《释文》字作拦,《玉篇》及《汉 书?高帝纪》集注并曰:‘拦古夷字。’《礼记?丧大记》注:‘夷之言尸也。’故尸之床曰夷床,尸之衾曰夷 衾,承尸之盘曰夷盘,陈尸于堂曰夷于堂。疋从(1,象人倒形。于文,人字作A,象植立;横卧之,则为
f;逆陈之,则为(1。f与U所以示别于植立之人也。从厂者,在室中也。加爿者,象尸夷于床也。脈
之为夷殆章章甚明。”罗氏此说的主要逻辑即通过证明“疋即尼”,再根据古文献的记载认为“古尼与夷 殆一字”,从而推导出紙字即夷字这一结论。而其实古文字中的\,并未有作「H形者,譬如从尼的柅、 柅字,其甲骨文分别作%(《合》13505正,宾组)①AK《合》158,宾组)、彳丨(《合》4375,宾组)?等,构形均 取象于一人坐于另一人的背上会意至战国时,尼字作炉(《陶汇》5 ? 48)、屄(《秦陶》1362),从尼的泥 字作ffi (《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1期)等,字形构造从商代到战国可谓一脉相承。而职字所从的与上 举的尼形全然不同,故罗氏释“夷”之说值得商榷。
咻究竟为何字呢?随着学界对“真”“颠”等字构形的深人探讨,为咖字的破解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字金文形体有:_(中方鼎,西周早期)、_(中方鼎,西周早期)
、I (伯真颜,西周早期)j
(真盘,西
周早期)、1(季贞鬲,西周中期或晚期:)?1等,除了上举第一例字形外,其余\”字形体上部所从的t与 晌字中之k,都极为相似,均为倒人形。而第一例中方鼎中\字作爿,也只不过是倒书形体,翻转后为 高,上部所从亦是倒人形。故咖字中所从的k形应与金文中\字上部所从为同一形体。关于\”字的 构形,《说文》训为\,仙人变形而登天也,从七、从目、从匕々古文眞”。对许慎此说,唐兰先生在《释真》 一文中做了纠正,提出“余谓真字本作S,当是从贝、匕声,匕非变七之七,实殄字古文之2也。真在真部, 殄在谆部,真谆音相近……变七之七,古殆无此字。倒人为与倒大为梦同。3与彳左右相反,实一字 也”?。既然\字所从声旁t为殄字之古文2,那么版字中所从的k也应是殄字之古文2。而裘锡圭先 生还曾进一步指出倒人形的t应是\之\的表意初文,且真、颠、殄三字,音并近。?
就目前而言,古文字中被释为“颠”的形体有两类,一类为出土于山西的两件战国时代鱼顚匕中的 \字,字形分别为肖(《集成》03 ? 980)、_?。此字过去学者大都认为是\”字之古文顧,在铭文中 用为鼎字,后裘锡圭、李家浩何琳仪叭董莲池?、吴镇烽?、王宁?等学者都主张改释为“颠”字。其 主要的依据即如董莲池在其《说山西浑源所出鱼顚匕铭文中的\字》一文中所言,从字形上看,顚字上 部比鼎字多出〖形,而〖形放大看,又正是“真”字上所从的倒人形t,这从2010年发现的这件鱼顚匕照片 中显示的更清楚,为尨。且金文中\字也有下从鼎或加有丌形的形体如上举的择(真盘)、1 (季贞鬲)。 此外,战国货币文字中的一类“真”字的写法?亦与“顚”字右旁丨、相同,故形应确为“真”字,顚字则应释为 “颠”字。颠,《说文》为“顶也。从页,真声”,颠从真声,而真又以t为声,故t可表“颠”字之音无疑。
另一类被视为\的形体为甲骨文中的下列字形:
①
刘钊:新甲骨文编》(增订本),第430页。
② 刘钊:新甲骨文编》(增订本),第110页。
③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03页。
④ 董莲池:《新金文编》,第1118页。⑤ 唐兰:释真》,《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第31页。⑥ 陈剑:《释屏》,《追寻中华古代文明的踪迹 李学勤先生学术活动五十年纪念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9页。⑦ 金鳞轩:《〈品藏 2009〉 鱼鼎匕》,盛世收藏论坛 2010 年 1 月 18 日(://./?=7688〇6)。⑧ 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简释文与考释》,《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512页注72。⑨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第1115页。⑩ 董莲池:《说山西浑源所出鱼顚匕铭文中的“顚”字》,《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0年第1期。?吴镇烽:《“鱼鼎匕”新释》,《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2期。?王宁:《新出鱼鼎匕铭文再释》,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网2014年12月19日(://.../_.
httpbbssssc.cnviewthreaiiphptid
httpwwwbsmorgcnshowarticlephp?id
=2113)。
?吴良宝:《先秦货币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
8
张乐:说西周金文中的字
A: _(《合》6065,宾组)B: M (《英》1923,出组)、4 (《合》17310,宾组)、舁(《合》18789,宾组)C: iU《合》10405正,宾组)J(《合》18752,宾组)、@(《英》1694,宾组)
关于C类字形,其所在辞例较完整者有癸已卜,殼贞,旬无H,王固曰:乃兹亦有祟,若偁,甲午 王往逐兕,小臣留I
,马硪,專王车,子央亦C1。”唐兰先生在考释此字时说:“今按以字形言,确象人
自山上坠下之意。卜辞虽有数字未明,然既明言有浠,浠者祟也,下文所记,咸为祟祸,Pt自是坠车之 意。……余谓4即说文殄古文之字,此作t反书则为阽,当从阜匕声,读若颠,盖真亦从匕声也,颠 者踣仆也,与卜辞义正合。”①所论十分精当。而关于A、B两类字形,近来谢明文在《释“颠”字》?—文 中详细说明了它们亦是\之\”的古字,与)彳类字形实为一字之异体。作者认为4与^类字形均 表一人从阜上颠落之意,而丨t字形下所加的0,为丁形,是在^类字形的基础上追加的声旁。正如伯真 颜中的“真”字I亦于其下加注了丁声一样。由此可见,将L 4、^三类字形释为“颠”字应无可疑。但 谢氏主张^是表意字而不同意唐兰形声字的看法则恐有商榷的余地。在表示人从阜上颠落下来这个 意义上,用i形或)形是相同的,再结合该字有在^形上加注丁形表声的现象,且)形能在“真”字及上举 训为\的\字中作声旁的情况来看,选择4形很可能正是因为其能兼起表音的作用,毕竟甲骨 文中从i形之“颠”字未见有再加注声符的现象,或可为一证。但也很有可能正是因为^为“颠”字之表 意初文,从而发展为)可表\”字之音或干脆成为\之\”的简化字形。
综上所述,昆抓王钟的咖字应以分析为从S「、k声的形声字为宜。k能表颠声,结合字形来看很可 能即是\之\”的早期写法,故紙字可能即是《说文》训为\也,从疒,真声”的\(癫)”字。其 所从的i形,可看作是\旁形体的一种。疒,《说文》为:\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甲骨文中 作坩(《合》21565)形,正像人倚床(3)养病之态。到西周时,其在偏旁中基本作t形,如f (否吊卣,西 周早期或中期)、银(师瘍寬盖,西周中期)、喝(瘸寬,西周中期)等,人形的特征依然保存。至春秋战国 时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了人形中之竖笔与床形之竖笔合二为一之外,有的还将人形中分别表示 头、手的两横画省为一横,成为r形,如4 (邓尹疾鼎,春秋晚期)、凝(十二年邦司寇矛,战国中期)、饰 (十四苯双翼神兽,战国晚期)等。从字形来看,钟铭中抓字所从的f旁,虽与西周金文\字的一般形 体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字形发展上来看》「形,完全有可能是由r逐渐演变为r的一种过渡形态。 且金文中还有一些与C形特别相近的“疒”旁写法,如SK师瘍簋盖,《集成》〇8 ? 4284),$ (瘸父丁爵, 《集成》14 ? 9070),腩、f(国差蟾,《集成》16 ? 10361)等,尽管这些写法有可能是由于笔画磨灭所致, 但也不能排除其有作!(「的可能性。许多学者在对呢字作隶定时,也多将》「形看作疒旁而把此字隶定为 “疤”,如:刘体智《小校经阁金石文字(引得本一)》?、容庚《金文编(第四版)》(?、董莲池《新金文编》?、 考古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修订增补本)?等,张世超先生在其《金文形义通解》中也认为\诸字所从之疒或作r、矿、tr、,、矿,皆初文之小变”?。另外,将f视为\”,也与西周时人常以带 \疒’旁之字为名的习惯相应。如上举邓尹疾鼎、师痕簋盖、痕簋、瘸父丁爵等器中的疾、痕、痕,都是作 器者之名。此外又如療簡之療、李癍壶之癍,等等。而钟铭中派字之所在,也正好也处于名称的位置 上,故笔者认为派很可能就是\字,从疒、从颠字的早期写法k以为声,昆版王钟即昆瘼王钟。
①
②③④⑤⑥⑦
唐兰:《怀铅随录》,《考古社刊》1936年第2期,第148页。 谢明文:释“颠”字》,《古文字研究》第三十辑,中华书局,2014年,第493页。 刘体智:《小校经阁金石文字》(引得本一),第36页。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第544页。 董莲池:《新金文编》,第1044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第一册第37页。 张世超等主编:金文形义通解》,中文出版社,1996年,第1925页。
9
中国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
【参考文献】
[1 ]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 ]刘钊.新甲骨文编(增订本)[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3] 董莲池.新金文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4] 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A].林沄学术文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5]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 唐兰.唐兰先生金文论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7] 陈剑.释\[A].追寻中华古代文明的踪迹—
社,2002.
[8]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 董莲池.说山西浑源所出鱼顯匕铭文中的“顯”字[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 吴镇烽.“鱼鼎匕”新释[J].考古与文物,2015(2).[11] 唐兰.怀铅随录[J].考古社刊,1936(2).
[12] 谢明文.释“颠”字[A].古文字研究(第三十辑)[C].北京:中华书局,2014.[13] 张世超等.金文形义通解[M].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
李学勤先生学术活动五十年纪念文集[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Research on the Word “渦’’ in the Bronze Inscriptions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Zhang Le
(Center for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Abstract : The word “派’’ restricted to the clock of “昆派王Previous scholars interpreted this word to 版,or 夷? Now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the “真’’ and “颠’’,The author questions the past in-terpretation of this word,and thinks that k is the Sound symbol of “真’’ and “颠’’,it is likely to be the earlywriting of “dian(颠Therefore thisword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dian(虞)’’,the clock of “昆晌王” should be the clock of “昆瘼王
Key words: zhen(真);dian(颠);ne(广);the clock of 昆派王
附图:
(选自《殷周金文集成》00046)
10
相关推荐: